在儿科
护理中,预防和处理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关键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发现儿童出现头痛、呕吐(特别是喷射性呕吐)、视力模糊或丧失、意识水平下降等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对于婴儿,还需注意前囟门膨隆的情况。
2.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儿的气道畅通无阻,必要时给予吸氧支持,避免缺氧加重脑水肿。
3. 控制血压和心率:监测并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防止高血压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对于低血压患者,则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以保持足够的脑灌注压力。
4. 限制液体摄入量:根据医生指导合理控制患儿的水分摄取,避免过多输液引发或加剧水肿状况。
5. 应用脱水剂和皮质激素: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并在特定情况下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
6. 保持安静环境: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且光线柔和的休息空间,减少外界刺激对大脑的影响。
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记录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表现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采取相应措施。
8. 预防并发症:注意防止因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压疮等问题;对于有癫痫发作风险的患儿,应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9. 心理支持与教育:向家长提供关于疾病的知识指导,并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孩子的病情。
通过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