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分类保管药品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在
初级护师的工作中,掌握正确的药品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几种基本的药品分类保管原则:
1. 按照药品性质分类:将药品按照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存放,比如固体药片和胶囊应与液体药物分开存放;易挥发、易燃的药品需要特别储存。
2. 根据使用频率分类:常用的药品可以放在容易取用的位置,不常用或紧急使用的药品则需有明显的标识,并且存放在特定区域。
3. 按照给药途径分类:如口服药、注射用药等应分别存放,以免混淆。
4. 特殊管理的药品单独存放:麻醉药物、精神药物等特殊管理类别的药品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和保存,通常采用双人双锁的方式保管,并且记录详细的出入库情况。
5. 注意温度和湿度要求:不同种类的药品对储存条件有不同的需求,如冷藏保存的生物制品就需要在2-8摄氏度之间存放;而某些药物则需要避光、干燥环境。因此,在储存时应严格遵循说明书上的指示。
6. 过期药品及时处理: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有效期限,过期或即将过期的药品应及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或退回供应商,不得继续使用。
7. 清晰标识:所有药品都应当有清晰可辨的标签,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对于外观相似但功能不同的药物尤其需要注意标注区别。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并提高
护理工作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