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辅助检查。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1. 血清HCG测定: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水平是诊断绒毛膜癌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产后或流产后血液中的HCG值会逐渐下降至非妊娠水平。如果出现持续升高或者再次升高的情况,则需要考虑是否为绒毛膜癌。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CT、MRI等影像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并评估是否有远处转移的情况。肺部X线片也是常规筛查手段之一,因为肺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
3. 组织病理学检查:当上述检查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绒毛膜癌时,需要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以明确诊断。典型的绒毛膜癌在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增生的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缺乏正常的绒毛结构。
4. 其他实验室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可以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肿瘤对其他器官的影响程度。
结合以上多种方法,医生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绒毛膜癌,并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