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脐疝修复术:
脐膨出最少见,发生率为1/5000,是一种先天性缺损,突出到脐带内的腹内脏器仅被覆一层羊膜和腹膜,无皮肤遮盖。如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会很快干燥并发生坏死,以致内脏从缺损处膨出体外。
小儿型脐疝较多见,发生率为1%,多发生在2岁以内,常由于先天脐部腹壁缺损和腹内压力增高所致。疝囊外被覆着皮肤和腹膜。
成人型脐疝较少见,多发生在中年以上。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脐部有缺损,另一方面是由于腹内压力增高。
适应证:
1.脐膨出应在出生后稍事准备即行手术。
2.小儿型脐疝,如在2岁以内,直径在2cm以下,可试用胶布内翻固定,如直径大于2cm,或2岁以后仍不自愈,应手术修复。
3.成人型脐疝,虽嵌顿发生率不高,但因其不易自愈,均应手术治疗。
4.各种嵌顿性脐疝应紧急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1.如有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便秘等),应在术前消除。
2.其他术前准备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麻醉:
一般可用局麻;较大的脐疝可以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小儿脐疝可以用骶管麻醉或用全麻。
手术步骤:
以小儿型脐疝为例。沿脐疝下方边缘做一弧形切口,切口长度以能上翻皮瓣、显露疝囊为度见图1.皮肤切开后,继续向下切开皮下浅筋膜,显露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出脐疝疝囊,在其基部作椭圆形切口,切开腹中线筋膜和部分腹直肌前鞘。分离疝囊周围的粘连组织并切开疝囊,切开时需注意避免损伤疝内容物图2-1.分离出疝环四周的腹膜后,用止血钳提起、张开,再用小指探入疝环,检查附近有无重要脏器和粘连图2-2.将疝囊清理完毕后,剪去多余的疝囊腹膜,将腹膜作间断外翻褥式缝合,闭合腹腔图2-3.重叠腹中线的筋膜切缘和两侧腹直肌前鞘(上瓣重叠于下瓣之上约2~3cm),用4-0或7-0号丝线将下瓣间断褥式缝合于上瓣之下,然后将上瓣覆于下瓣外面作间断缝合图2-4、5.缝针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腹腔内脏器。
待筋膜修复完毕后,先用示指将皮肤切口上瓣的脐孔撑开,松解周围的粘连图2-6,再用另手示指敷以纱布将脐孔下压。然后,将脐孔部位的皮下组织缝合固定在中线的筋膜面图2-7,最好将浅筋膜也固定在深面的筋膜和腹直肌前鞘上图2-8.最后,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对较大的分离创面,应于皮下和筋膜上之间放置香烟引流。
术中注意事项:
小的疝囊无粘连,分离切开常无困难;但大的疝囊病史久,常与内脏有粘连,在分离、切开疝囊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疝内容物。如果在疝囊远端切开时,因粘连不能进入腹腔,可将疝囊提起,分离出腹直肌前鞘和疝囊颈的交界处(该处多无粘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然后在此处切开疝囊,用小指伸入探查,推开粘连。如为肠管,可推回腹腔;如为大网膜,可与疝囊一并切除。
术后处理:
注意控制腹胀、便秘、咳嗽等可使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切口可用腹带包扎1周左右,待拆线后去除。皮下引流48小时后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