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肺,也称为石棉沉着症或石棉性肺炎,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石棉纤维导致的职业性疾病。其主要致病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毒性作用:当人体长时间暴露于石棉粉尘中时,微小的石棉纤维会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并沉积在肺泡区域。这些纤维难以被身体分解和清除,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累积,在肺组织内形成异物肉芽肿。
2. 氧化应激反应:石棉纤维可以激活肺内的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释放大量自由基及炎症介质,引起氧化压力增加,造成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损伤以及DNA突变等多方面的损害,最终导致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
3. 炎症反应与纤维化:长期的慢性刺激会引起持续性的炎症反应,促发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分泌胶原蛋白等基质成分,使肺间质逐渐发生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进展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还会引起肺功能下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4. 遗传毒性与癌症风险:部分研究表明,石棉还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作用,能够诱导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突变,从而增加患
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
综上所述,石棉肺的主要致病机制涉及吸入的石棉纤维对肺组织造成的直接物理损伤、引发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以及潜在的致癌性。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职业环境中石棉粉尘的暴露,并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