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死亡率的定义及计算方式是什么?

死亡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个群体中因某疾病或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占该群体总人数的比例。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指标,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健康状况以及医疗保健服务的效果等。

死亡率的计算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总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某地全体居民中总的死亡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公式为:总死亡率 = (某时期内的总死亡人数 / 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总数) * 10^n,其中n通常取值4或5。
2. 特定原因死亡率: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因特定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同期暴露于该风险因素的人群的比例。例如心脏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等。计算公式为:特定原因死亡率 = (某时期内的特定原因死亡人数 / 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总数) * 10^n。
3. 年龄别死亡率:指按年龄分组的各年龄段内,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总死亡数与同期该年龄段的人口数之比。计算公式为:年龄别死亡率 = (某时期内的特定年龄段死亡人数 / 该时期的特定年龄段平均人口总数) * 10^n。

通过这些不同的死亡率指标,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干预策略。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直播+录播

26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