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大气层分为哪几层,各层特点是什么?

大气层从地球表面向外依次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1. 对流层:这是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大约90%的空气质量都集中在这里。它的厚度随纬度变化,在赤道地区约为17-18公里,在极地则减少到约8公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随着高度增加温度逐渐下降,因为这一层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这里也是天气现象如云、雨、雪等发生的场所。
2.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大约从10-50公里的高度范围。平流层内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上升,这是因为臭氧层吸收了大量紫外线能量所致。这一特性使得空气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
3. 中间层:介于平流层与热层之间,大约在50-85公里的高度范围内。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又开始下降,直至达到最低点。
4. 热层:从约85公里以上延伸至600多公里处。这一层中,由于太阳辐射强烈,空气分子被电离,形成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对通信有重要作用。热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但因为密度极低,实际感受到的热量并不高。
5. 外逸层:是大气最外的一层,从约600公里以上开始,逐渐过渡到太空。这里的空气非常稀薄,主要由氢、氦等轻质原子组成,温度可以非常高,但由于分子间距极大,实际上感觉不到热。

了解这些层次及其特性对于研究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航天活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直播+录播

26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