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笔试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相信参加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冲刺考点及习题,购买无忧实验班的考生都已经进入冲刺刷题阶段(点击查看直播安排表),老师全直播带刷,如果你也想参与刷题,抓紧时间购买无忧实验班吧,点击购买>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二)第三单元
一、A1
1.妇女保健重点范围是
A. 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
B. 生殖道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
C. 预产期保健及其疾病的防治
D. 妇女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生殖器官与功能的保健及疾病的防治
E. 青春期、围产期、更年期保健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妇女保健服务要以生殖健康为核心。重视妇女生命各个阶段的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生殖过程中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原发性闭经是指
A. 女性年满18岁,月经尚未来潮
B. 女性年满16岁,月经尚未来潮
C. 女性年满16岁,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尚未来潮
D. 女性年龄超过16岁,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岁,二性征仍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
E. 女性年龄超过18岁,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二性征仍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龄超过16岁,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岁,二性征仍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D)。因此其他答案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3.咨询时还要运用非语言交流技能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等
A. 与服务对象面对面相坐,保持合适距离,身体微向前倾
B. 行为端庄大方,礼貌待人,态度认真,平易近人
C. 面带微笑,目光注视服务对象
D. 常常用点头的方式表示对服务对象的赞同
E. 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非语言技巧: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意指通过无声的动姿:面部微笑、目光注视对方;良好的体态、仪表、服饰;随时运用有声的类语言:鼻音、叹息,让对方接受。
4.正常分娩出血量多不超过
A. 100ml
B. 200ml
C. 300ml
D. 400ml
E. 500ml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产后出血量:正常分娩出血量多不超过300ml。
5.下面哪项不属于妇科病普查的内容
A. 宫内节育器
B. 宫颈刮片
C. 乳房
D. 内生殖器
E. 外生殖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宫内节育器只是一种避孕措施,所以不是妇科病的普查内容。
6.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功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
A. 雄激素、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B. 肾上腺激素、雄激素水平的变化
C. 雄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变化
D. 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变化
E. 孕激素、肾上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功能衰退表现为卵泡发育中合成分泌的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表现为黄体酮的不足,合成和分泌雌二醇能力的低落。因此答案为D。
7.女性更年期的年龄段一般定于
A. 45~65岁
B. 40~55岁
C. 40~60岁
D. 45~55岁
E. 49~60岁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成年进入老年期所必须经过的阶段,是介于生育期和老年期之间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可以开始于40岁而历时10余年至20年。
8.孕早期是指
A. 孕8周以前
B. 孕12周以前
C. 孕12周以后
D. 孕16周以内
E. 孕20周以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孕早期是指孕12+6周之前的妊娠。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
9.大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多少百分位数以上
A. 90
B. 80
C. 85
D. 70
E. 7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相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相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以下的婴儿。
10.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
A. 营养的全面改善
B. 身高一代比一代高,性发育的提前
C. 都市化进程的加快
D. 人群大规模迁移
E. 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出现了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其主要表现是身材一代比一代高大,性成熟明显提前。
11.儿童心理发育不包括
A. 语言
B. 思维
C. 情绪
D. 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E. 唱歌、音乐、技巧等才能教育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意志。
12.关于注意说法错误的是
A.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B. 注意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始
C. 注意是一种孤立独立的心理过程
D. 无意注意是自然发生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E. 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孤立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13.幼儿用于生长发育的热能需要占总热能的比例大致为
A. 15%~16%
B. 13%~15%
C. 12%~14%
D. 11%~13%
E. 10%~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生长所需:是儿童特有的能量消耗,所需能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例如婴儿生长最快,此项所需约占总能量的25%~30%;1岁以后生长减缓,至学龄前儿童约为15%~16%;学龄初期儿童约占10%;青春发育期少年生长加速则又增高至13%~15%。如果饮食所供能量不能满足这些需要,生长发育就会减缓,甚至停顿。
14.儿童膳食达到合理营养的具体表现是
A. 各类食物搭配合理
B. 色、香、味俱佳
C. 饮食卫生
D. 平衡膳食
E. 合理烹饪,营养素损失少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平衡膳食指摄入的各种食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与儿童的需要相平衡。平衡膳食的要求如下:
①合理搭配各类食品,以使食物中的热能与各种营养素数量、比例尽可能与儿童的生理需要相一致。
②合理加工、烹调,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③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以增进儿童的食欲。
④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物的无毒、无害、无污染和无腐败变质。
15.6月龄暂不添加的辅食为
A. 强化铁的米粉
B. 蔬菜泥
C. 水果泥
D. 肉类
E. 蛋类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6月龄,蛋类暂不添加,肉类尝试添加。
16.以下哪种疫苗接种程序中包含非注射法接种方式
A. 麻疹活疫苗
B. 乙肝疫苗
C. 脊髓灰质炎疫苗
D. 卡介苗
E. 百白破混合制剂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脊灰疫苗第1剂为肌内注射IPV,其余3剂OPV是为口服接种。
17.心理卫生应从何时抓起
A. 胎儿期
B. 新生儿期
C. 乳儿期
D. 婴儿期
E. 幼儿期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理卫生工作必须从胎儿期就开始。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材料说明,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18.新生儿期的保健要点不包括
A. 保暖
B. 喂养
C. 护理
D. 足量饮水
E. 预防感染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新生儿期的保健要点:(1)保暖:产房室温可维持在25~28℃,新生儿居室温度宜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50%左右。应随时根据气温的变化调整环境温度和衣被包裹,避免温度过高过低,影响新生儿代谢和血液循环功能。新生儿不明原因的哭吵不安,应除外室内温度过高、衣服过多、空气不流通所带来的不适。
(2)母乳:喂养足月顺产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吸吮母亲乳头,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方法以维持良好的乳汁分泌;母奶确实不足或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指导母亲选用配方奶粉喂养;乳母适当补充维生素K,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新生儿或婴儿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性疾病。
(3)护理:应每日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特别注意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和干燥。可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在脐窝和脐带根部仔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预防感染。
(4)预防 疾病避免交叉感染,如成人护理新生儿前洗手,家人患呼吸道疾病接触新生儿时戴口罩;新生儿的用具每日煮沸消毒。按计划免疫程序要求,进行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
(5)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同时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以求在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及时干预,避免语言能力受到损害。
19.关于婴儿期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极为迅速
B. 对蛋白质的能量需求相对较高
C. 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健全
D. 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紊乱
E. 对传染病的免疫力较新生儿期增强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婴儿期由于从母体所获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自身后天获得的免疫力尚不完善,故易患感染性疾病。所以本题答案选择E。
20.下列关于定期健康检查说法错误的是
A. 健康检查需在预防接种后进行
B. 每次健康检查时间不应少于5~10分钟
C. 6~9个月以上婴儿应检查一次血红蛋白或血常规
D. 儿童4岁开始每年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进行一次视力筛查
E. 健康检查可根据儿童个体情况,结合预防接种时间或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健康检查需在预防接种前进行,就诊环境布置应便于儿童先体检、后预防接种。
21.电击伤的急救措施不包括
A. 脱离电源
B. 呼吸心跳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C. 有灼伤部位进行相应处理
D. 对症治疗
E. 用冰凉敷头部,保护脑组织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电击伤的急救处理
(1)使患儿立即脱离电源。
(2)检查呼吸、心跳。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3)对灼伤部位进行处理,其处理原则和方法与烫灼伤处理相同。
(4)对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并发颅脑、内脏等损伤者,需及时送医院进行处理。
22.下列关于近视眼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A.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B. 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
C. 读写连续用眼不宜少于40分钟
D. 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E. 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预防措施
1)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做到早发现、早矫正,防止近视加重。
2)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避免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 控制电子产品用。
3)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配置适合其坐高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读写连续用眼不宜超过40分钟。读书写字时坚持“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
4)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做到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和在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5)养成平衡膳食、科学鍛炼、充足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小学生每天睡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6)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
23.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是
A. 社区康复
B. 健康教育
C. 治疗
D. 预防
E. 社区参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977年5月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举世闻名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决议。这是一个全球性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个伟大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力度,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使其贯穿于初级卫生保健全过程。
24.危害健康行为通常可分为四类
A. 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预警行为、高危险行为
B. 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预警行为
C. 致病性行为模式、高危险行为、预警行为、不良疾病行为
D.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E. 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危害健康行为: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危害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
25.要使一个人的行为发生改变,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内因
B. 外因
C. 环境
D. 促成
E. 强化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所以说一个人行为的改变关键在于内因。
26.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分为四大类,下列哪项不属于这四大类
A. 生物学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生态因素
D. 行为生活方式
E. 卫生服务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影响健康的因素分以下四类: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②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或说围绕人们的客观事物的总和。③生物学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遗传、生长发育、衰老、个人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形态和健康状况等)。这一组因素与个体的遗传基因、胎儿期的生长发育状况等有关,如基因特点、性别、年龄等。④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因素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过程。
27.传播的模式有
A. 单向传播模式
B. 双向传播模式
C. 互动传播模式
D. 整体传播模式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效果的公式。常见的有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7W模式、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等 。
28.下列关于人际传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人际传播一般不需要任何非自然媒介
B. 人际传播的速度较快,信息量相对较大
C. 人际传播的交流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D. 人际传播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
E. 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交流可较随意地进行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际传播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因而不需要有器械设备等非自然媒介,双方交流比较充分,可以及时反馈,即时了解双方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并互换角色。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比较速度慢,信息量较小。
2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应评价内容包括
A. 促成因素
B. 倾向因素
C. 强化因素
D. 健康相关行为
E. 以上各项均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是行为干预最为核心的内容,影响着健康相关行为。所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应评价内容应包括以上三种因素以及健康相关行为。
30.在确立优先项目问题的重要性与可变性评估中,应首先选择哪种情况
A. 非常重要而不可改变
B. 非常重要且可以改变
C. 可以改变,而不重要
D. 不可改变,且不重要
E. 其他情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优先项目要能真实地反映社区最重要的、群众最关心的、关键性的、预期干预效果最好的、所用的人力和资金相对较少的健康问题。所以应该选择重要的可以改变的情况。
31.健康教育项目进行工作人员培训,其效果评价包括
A. 培训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活动的执行情况
B. 培训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活动的效率
C. 培训后学员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D. 学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产生明显的效果
E. 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对于工作人员培训的效果评价:指对培训后学员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实际工作的胜任情况的评价。所以这四个选项都属于效果评价。
32.下列哪项不属于目标人群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执行情况满意度的评估内容
A. 培训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B. 对未来活动的建议
C. 服务价格是否可以接受
D. 服务设施价格的满意度
E. 与其他参与者相处的满意度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目标人群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执行情况的满意度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估:
(1)对干预活动内容的满意度:如培训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干预活动是否对自身及社区人群的健康改善有帮助等。
(2)对干预活动形式的满意度:包括对已执行活动形式的满意程度、对未来活动的建议等。
(3)对干预活动组织的满意度:如干预活动从时间安排上是否方便目标人群参与、服务设施是否充足、材料的发放途径是否合适、服务价格是否可以接受等。
(4)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如对项目工作人员态度、可接近性的满意度,与其他参与者相处的满意度,参与干预活动心情是否舒畅等。
33.在评价影响内在真实性的历史性因素中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排除
A. 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B. 多次基线测量
C. 设立对照组或过程追踪
D. 测量工具的较正
E. 其他方法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历史性因素是指在项目实施期间所发生的干预之外的事件,包括全国性、地区性或组织机构内部,或在干预场所发生的事件、导致参与者发生某些可能对结局有影响的变化。可通过设立对照组和过程追踪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34.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本质是
A. 提高职工的健康知识
B. 提高职工的健康功能
C. 传播健康信息
D. 行为改变
E. 提供周到的服务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的本质是行为改变。
35.总体的定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
A. 所有样本的全体
B. 观察单位的全体
C.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 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E. 样本中同质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地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
36.表示儿童体重资料的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 变异系数
E. 百分位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算术平均数简称均数,均数适用于描述单峰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
37.一组观察值如果每个值都同时增加或减少一个不为0的常数,则
A. 均数改变,几何均数不变
B. 均数改变,中位数不变
C. 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改变
D. 均数不变,几何均数和中位数改变
E. 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不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组观察值如果每个值都同时增加或减少一个不为0的常数,则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都改变。本题选C。
38.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
A. 0一,5一,10一,…
B. 0—5,5一10,10一,…
C. 一5,一10,一15,…
D. 0—4,5—9,10一,…
E. 5一,7一,9一,…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每个组段的起点称为该组的下限,终点称为该组的上限,为保证每一个观察值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规定组段为半开半闭区间(即下限为闭区间,上限为开区间),因此一般频数表中只写出组段下限,但最末一组例外,既要写出组段下限,也要写出组段上限。
39.正态分布
A. 都是以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
B. 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到+3
C. 由均数与方差共同确定
D. 方差大于1
E. 均数小于方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态分布由均数和方差决定,均数决定曲线位置,方差决定曲线形态;正态分布是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方差大小与变量的离散度有关,数值可大可小,与均数无关。
40.正态分布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96σ的面积为
A. 45%
B. 47.5%
C. 90%
D. 95%
E. 97.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态分布曲线下,在(μ-1.96σ ,μ+1.96σ )范围内曲线下面积为95%,μ为正态曲线的对称抽,所以μ到μ-1.96σ的面积为95%/2=47.5%。
41.某人算得某资料的标准差为-3.4,可认为
A. 变量值都是负数
B. 变量值负的比正的多
C. 计算有错
D. 变量值多数为0
E. 变量值一个比一个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标准差一定大于或等于0,不可能为负数,故答案为C。
42.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无疾病者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
B. 习惯以包含95%或99%的观察值为界值
C. 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单侧范围或双侧范围
D. 资料为正态分布时,可用正态分布法计算
E. 资料为偏态分布时,可用百分位数法计算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指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所谓“正常人”不是指完全健康的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故A选项不正确,本题应选A。
43.两个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其他条件不变,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最小的是
A. α=0.05
B. α=0.01
C. α=0.1
D. α=0.2
E. 该问题提法不对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类错误α和二类错误β有一定的关系,α越大,β越小。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
44.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A. 四分位数间距
B. 标准误
C. 变异系数
D. 百分位数
E. 中位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均数的标准误,简称标准误。可用来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标准误越小,则说明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越小,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45.在对两个样本均数作假设检验时,若P>0.1,则统计推断为
A.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B.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C. 有0.9的把握度认为两总体均数无差别
D. 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为0.1
E.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无显著性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P>0.1,按α=0.05水准,不能拒绝H0,所以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无显著性。
46.有关假设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检验假设针对的是总体,而不是样本
B. 进行假设检验时,既可只写出H0或H1,也可同时写出H0和H1
C. H0为对立假设
D. H0的内容反映了检验的单双侧
E. 都需先计算出检验统计量后再获得P值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检验假设针对总体,而不是样本。进行假设检验时,应同时写出H0和H1,H1为备择假设,它的内容反映了检验的单、双侧。假设检验有时可直接计算P值(如Fisher精确概率法)。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A。
47.配对设计的两组计量资料样本均数差别的检验
A. 只能用配对t检验
B. 只能用配伍组方差分析
C. 配对t检验与配伍组方差分析的结果一致
D. 只能用成组t检验
E. 只能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48.方差分析借助F分布作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变异来源分解
A. 方差
B. 均数
C. 离均差平方和
D. 抽样误差
E. 标准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变异来源分解总变异,以判断各部分的变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总变异用离均差平方和表示。所以C项正确。
49.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A. 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B. 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C. 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D. 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E. 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是: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以及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即独立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故选项B正确。
50.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A. 个体
B. 全部观察值
C. 随机因素
D. 处理因素
E. 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不同处理组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称为组间变异,引起组间变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体变异和测量误差;另一方面是各组均数之间存在差异。组间变异可以采用组间均方来反映,故组间均方是表示处理因素和随机误差综合作用的指标,故选项E正确。
推荐阅读:
2021年公卫助理医师笔试《卫生法规》三章考点总结
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冲刺资料包,1分钱拼团领!
2021年公卫医师冲刺刷题试题下载及试题讲解直播
正式开赛!2021年公卫医师万人模考大赛全国挑战!火爆来袭!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二)第三单元A1型题1-50”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