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作用
(1)分类:速发与迟发作用、局部与全身作用、可逆与不可逆作用、特异质反应。
(2)化学物的毒作用是否可逆,主要取决于所受损伤组织的修复再生能力及损伤的强度。
(3)毒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毒物在靶器官中的浓度。
(4)甲基汞的靶器官是脑,镉的靶器官是肾,铅的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5)生物标志分为:接触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接触生物标志有两种,一是内剂量(如化学物原形或其代谢物),二是生物效应剂量(如蛋白质加合物、DNA加合物等)。
(6)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直接取决于其在靶器官中的剂量。
(7)一般认为,系统毒物和致畸物具有阈值,遗传毒性致癌物和性细胞致突变物无可检测的阈值。
(8)安全限值=NOAEL/不确定系数。
(9)急性毒作用带(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即Zac=LD50/Limac。
Zac值小,引起死亡的危险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小。
(10)慢性毒作用带(Zch):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即Zch=Limac/Limch。
Zch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小。
【医学教育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