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体温测量,心脏听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公卫执业医师技能试题)

——●●●聚焦热点●●●——

报名时间> 考试公告> 各地动态>
重大变动> 摸底测试> 资料0元领>

关于“体温测量,心脏听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公卫执业医师技能试题)的内容,相信很多考生都在关注,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如下:

题号22:体温测量,心脏听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

心肺复苏 

解析:体温测量包括腋测法、口测法和肛测法三种,其中腋测法最常考;

在测量体温前,应取得被检者配合,并嘱咐被检者安静休息30分钟;同时确保检查环境中无影响检测体温的冷热物体。

测量体温时,首先检查体温计读数应小于35℃;同时检查被检者腋窝有无汗液,若汗液较多,应擦干腋窝,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然后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被检者腋窝顶部,嘱被检者上肢夹紧体温计,10分钟后读数。

注意事项:

1.测量完毕后,应协助被检者整理衣袖,再向考官报告体温读数。

2.腋测法体温正常值为36~37℃。被检者体温升高时,应注意向考官报告被检者体温的分度:

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高热为39.1~41℃;超高热为41℃以上。

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一般原则:

心脏听诊包括心脏各瓣膜区听诊、听诊顺序以及听诊内容三个部分,其中各瓣膜区的体表投影分别是:

①二尖瓣听诊区,又称为心尖区,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

②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

⑤三尖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

听诊时,应按照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的顺序进行。

听诊的内容主要包括:心音的强弱、计算心率、心音的节律,以及有无心音改变,如:附加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每次听诊时应不得少于30秒,若有心律不齐,应至少听诊1分钟

听诊结束后,应注意向考官报考听诊结果;如:报告老师,被检者心脏听诊正常,心率76次/分钟,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壁紧张度

腹部触诊前,被检者应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立于右侧。

触诊腹部时,检查者全手掌放于左下腹部,让被检者适应片刻,然后自左下腹沿逆时针方向做浅部触诊,动作要轻柔,使腹壁压陷约1cm即可,腹部的触诊主要的目的是感受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有一定的张力,但触之柔软。

注意事项:

若触诊中发现腹壁有明显的紧张感,触诊不易使腹壁下压,称为腹壁紧张度增加;见于肠胀气、气腹、急性腹膜炎的患者;若触诊中发现腹壁强直硬如板状,称为板状腹,见于急性胃肠穿孔、急性腹膜炎的患者;若触诊腹壁松软似揉面感,见于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的患者。

压痛及反跳痛

在做腹部触诊出现压痛时,用示指和中指按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被检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称为反跳痛阳性

注意事项:

正常人腹部触诊时没有疼痛感,压痛多来自于腹壁或腹腔内病变;

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受到炎症累及的征象,腹膜炎时患者可同时出现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称为“腹膜炎三联征”。

心肺复苏

在胸外按压之前,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需要判断救治环境是否安全,确认无危险因素后再接近病人;②接近病人后,操作者俯身,将面部贴近病人口鼻处,判断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同时拍打双肩,并呼叫病人,以此判断病人是否失去意识;③触摸颈动脉,进一步确认患者是否心跳骤停;④判定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后,应将病人放置在硬板床或其他硬质平面上,然后再进行心肺复苏。

置病人于平卧位,躺在硬板床或地上,去枕,解开衣扣,松解腰带。术者站立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术者两只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处,男性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按压应使成人及儿童胸骨下陷至少5~6cm或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4cm)

后,突然放松。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不超过5秒)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秒)双人抢救时,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人

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

以上为“体温测量,心脏听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公卫执业医师技能试题)”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提前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