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诊断,处理,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去过流行区。
2.居住场所或者工作场所周围(如半径100m范围)1个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
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发热(24~36小时内可达39~40℃),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出血等。
2.皮疹:于病程3~6天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针尖样出血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
3.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天出现瘀点、瘀斑、紫瘢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消化道大出血,或腹腔内出血,或颅内出血。
5.肝大,胸腹腔积液。
6.皮肤湿冷、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和脉压小于20mmHg(2.7kPa)及血压测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
应急处置
登革热疫情应对应贯彻“早发现、早评估、早预警、早行动”的原则,参照《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的疫情分级标准和应对措施,在疫情不同阶段,及时采取各项防控行动。
应急处置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病例监测和管理,以及伊蚊监测、消杀,清除滋生地,宣教,风险沟通,开展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等。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应动员群众参与防蚊和灭蚊,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
【说明:以上内容为考生回忆还原考点题,题干或者解析可能不全,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