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症状学
细目一:发热
要点:
1.发热的病因。
2.发热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意识障碍
要点:
1.意识障碍的概念。
2.意识障碍的病因。
细目三:抽搐
要点:
1.抽搐的病因。
2.抽搐的诊断。
细目四:胸痛
要点:
1.胸痛的病因及其疼痛特点。
2.胸痛的诊断。
细目五: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概念。
2.呼吸困难的病因。
3.呼吸困难的常见类型。
细目六:咳嗽
要点:
1.咳嗽的病因。
2.咳嗽的诊断。
细目七:咯血
要点:
1.咯血的概念。
2.咯血的病因。
3.咯血的诊断。
4.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细目八:黄疸
要点:
1.黄疸的概念。
2.各类黄疸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
细目九:腹痛
要点:
1.腹痛的病因、发病机制。
2.腹痛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细目十:呕吐
要点:
1.呕吐的病因。
2.呕吐的诊断。
细目十一:呕血与黑便
要点:
1.呕血与黑便的概念。
2.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3.呕血与黑便的诊断。
第二单元 问诊
要点:问诊的注意事项及内容。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细目一:体格检查法
要点:
1.视诊的适用范围。
2.触诊的方法、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3.叩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各种叩诊音的特点及出现部位。
5.听诊的注意事项。
6.嗅诊的适用范围、常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一般检查
要点:
1.体温测量的方法、正常值及变异的临床意义。
2.脉搏检查法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血压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变异的临床意义。
4.发育与体型的确定及临床意义。
5.营养状态的确定及临床意义。
6.意识状态检查法及常见意识障碍类型。
7.常见异常面容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8.常见异常体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9.常见异常步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皮肤检查
要点:
1.皮肤颜色、湿度、弹性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皮疹、出血点与紫癜、蜘蛛痔、水肿、皮下气肿、皮下结节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淋巴结检查
要点:
1.表浅淋巴结的检查。
2.局部或全身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细目五:头部检查
要点:
1.头颅与颜面异常的临床意义。
2.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的一般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3.眼球外形和运动的一般检查法与临床意义。
4.瞳孔及瞳孔反射的一般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5.外耳、乳突的一般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6.鼻外形、鼻前庭及鼻窦的一般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7.唇、口腔粘膜、齿及牙龈、舌、咽、扁桃体及腮腺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颈部检查
要点:
1.颈部外形及活动异常的临床意义。
2.颈动脉搏动、颈静脉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3.甲状腺、气管位置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查
要点:
1.胸部体表标志(骨髂标志、体表标志线)及分区。
2.常见异常胸廓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3.胸壁静脉曲张、胸壁及胸骨压痛的临床意义。
4.乳房检查法及乳房常见病变。
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查
要点:
1.正常呼吸类型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正常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胸廓两侧呼吸运动检查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4.触觉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的检查方法、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5.肺部叩诊方法及正常叩诊音。
6.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的检查法、正常值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7.肺部病理性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8.正常呼吸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听诊部位。
9.病理性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10.支气管语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1.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及气胸的典型体征。
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
要点:
1.心前区隆起的临床意义。
2.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弱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3.心脏触诊时震颤、心包摩擦感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4.心脏叩诊法、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5.心脏瓣膜听诊区及听诊内容。
6.正常心率、心律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7.正常心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8.常见额外心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9.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杂音的特征,各瓣膜区常见杂音的临床意义。
10.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11.血管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12.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体征。
细目十:腹部检查
要点:
1.腹部体表划区法及各区脏器分布。
2.腹部外形、腹壁静脉曲张和蠕动波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3.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4.肝、胆、脾和肾脏的触诊法及临床意义。
5.肝、脾和膀胱的叩诊法及临床意义。
6.肠蠕动音和震水音的听诊法及临床意义。
7.腹水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8.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细目十一:肛门、直肠检查
要点:
肛门视诊、指诊检查的内容。
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
要点:
1.脊柱常用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2.四肢、关节检查内容和临床意义。
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查
要点:
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
2.临床常见感觉障碍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3.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4.常用神经反射检查法、内容和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 实验诊断
细目一:血液的一般检查
要点:
1.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查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2.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沉降率检查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止血和凝血功能检查
要点:
常用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骨髓检查
要点:
1.标本采集和送检的注意事项。
2.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尿液检查
要点:常用尿液检查的内容、正常值和异常的临床意义。
细目五:粪便检查
要点:常用粪便检查的内容、正常值和异常的临床意义。
细目六:痰液检查
要点:
1.痰液标本的收集方法。
2.痰液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要点: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细目八:脑脊液检查
要点: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细目九:免疫学检查
要点:常用免疫学检查的项目、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细目十:酶学检查
要点:常用血清酶检查的项目、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细目十一:肝功能检查
要点:蛋白质、胆红素代谢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细目十二:肾功能检查
要点:
1.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酐、尿素氮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的临床意义。
2.昼夜尿比重试验的临床意义。
细目十三:内分泌功能检查
要点:
1.血糖的正常值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
2.血清总甲状腺素(T4)和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测定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X线诊断
细目一:总论
要点:
1.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2.X线检查方法。
3.电子计算机体层成象(CT)的临床应用。
4.磁共振成象(MRI)的临床应用。
细目二:呼吸系统
要点:
1.呼吸系统X线诊断的原理和应用。
2.引起肺密度增高病变的X线表现。
3.引起肺密度减低病变的X线表现。
4.胸膜(腔)病变的X线表现。
5.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肿瘤的X线诊断。
细目三:循环系统
要点:
1.循环系统X线诊断的原理和应用。
2.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
3.心脏和大血管病变时肺血管的变化。
4.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包积液的X线诊断。
细目四:消化系统
要点:
1.消化系统X线诊断的原理和应用。
2.胃肠道X线检查方法。
3.胆道系X线检查方法。
4.食道静脉曲张、食管癌、溃疡病、胃癌、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胃肠道穿孔、肠梗阻、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的X线诊断。
细目五:骨、关节
要点:
1.骨、关节X线诊断的原理和应用。
2.骨密度减低的病变。
3.骨密度增高的病变。
4.化脓性骨髓炎、骨关节结核、骨肿瘤的X线诊断。
细目六:泌尿系统
要点:
1.泌尿系统X线诊断的原理和应用。
2.泌尿系统X线诊断的检查方法。
3.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核、肾癌的X线诊断。
第六单元 心电图、超声波及放射性核素诊断
细目一:心电图诊断
要点:
1.常用心电图导联。
2.心电轴的临床意义。
3.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意义。
4.心室肥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及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5.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细目二:超声波诊断
要点: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细目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要点:
1.甲状腺吸131碘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2.甲状腺、肝脏和肾脏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
3.放射性肾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要点:
1.建立正确诊断的三个步骤。
2.诊断内容。
3.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