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系列谈之《生物化学》辅导:考试复习要点总结
一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
2.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甘氨酸外属L-α-氨基酸。
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4.半胱氨酸巯基是GSH的主要功能基团。
5.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
6.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因素是氢键
7.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8.溶液pH>pI时蛋白质带负电,溶液pH 9.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改变,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二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RNA和DNA水解后的产物。 2.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3.核酸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3′,5′-磷酸二酯键。 4. DNA的二级结构的特点。主要化学键为氢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C与G. 5. Tm为熔点,与碱基组成有关医 学教育网原创 6. 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三级结构为倒L型。 7.ATP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cAMP、cGMP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 三 酶 1.酶蛋白决定酶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 2.酶有三种特异性: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酶活性中心概念。 3.B族维生素与辅酶对应关系。 4. Km含义 5.竞争性抑制特点。 四 糖代谢 1.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净生成ATP;2分子ATP;产物:乳酸 2.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成酶。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 3.能进行糖异生的物质主要有:甘油、氨基酸、乳酸、丙酮酸。糖异生的四个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医学 教育网原创葡萄糖-6-磷酸酶。 4.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5.血糖浓度:3.9~6.1mmol/L. 6.肾糖域概念及数值。 五 氧化磷酸化 1. ATP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 2.细胞色素aa3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3.线粒体内有两条重要的呼吸链: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4.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为:b cl c aa3. 5.氰化物中毒的机制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六 脂肪代谢 1.必需脂肪酸指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2.脂肪的合成原料为乙酰辅酶A和NADPH. 3.脂肪分解的限速酶是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4.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HMG-CoA合成酶。 5.酮体利用的酶是乙酰乙酸硫激酶和琥珀酸单酰CoA转硫酶。 6.肝内生酮肝外用。 七 磷脂、胆固醇及血浆脂蛋白 1.磷脂的合成部位在内质网,合成原料为甘油、脂肪酸、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等。 2.胆固醇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及滑面内质网上。合成胆固醇的原料为乙酰辅酶A和NADPH. 3.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 4.胰岛素和甲状腺素促进胆固醇的合成,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5.胆固醇的转化:①转化为胆汁酸;②转化为类固酮激素;③转化为维生素D3. 八 氨基酸代谢 1.人体内有8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2.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3.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包括:①氧化脱氨基;②转氨基作用;③联合脱氨基作用。 4.肌肉组织内的脱氨基方式是嘌呤核苷酸循环。 5.氨的来源:①脱氨基作用;②肠道产氨;③肾脏泌氨。 6.谷氨酰胺是体内储氨、运氨以及解氨毒的一种重要方式。 7.氨在体内的主要去路是在肝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 8.谷氨酸脱羧生成GABA;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 9.一碳单位来源:丝、甘、组、色氨酸。FH4为其载体。一碳单位参与碱基的合成。 10. SAM是体内甲基的活性供体。 11.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统称为儿茶酚胺。 九 遗传信息的传递 1.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新链生成方向是从5′→3′。 3.反转录合成的DNA链称为互补DNA(cDNA)。 4.DNA损伤修复有多种方式,如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 5.转录是一种不对称性转录。 6.模板链并非永远在一条单链上。 7. RNA的合成方向也是从5′→3′。 8. mRNA加工过程包括:①剪内含子连外显子;②5′末端加“帽”;③3′末端加“尾”;④碱基修饰。 9.tRNA加工过程包括:①剪切;②3′末端加 CCA-OH;③碱基修饰。 10.起始密码子:AU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11.tRNA分子结构中有反密码子,与mRAN上的密码子互补。 十 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就是指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基因表达调控是在多级水平上进行的,其中转录起始(转录激活)是基本控制点。 3.启动子由转录起始点、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及控制转录的调节元件组成。 4.真核基因结构特点:①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②单顺反子;③重复序列;④基因不连续性。 5.真核基因转录特点:①活性染色质结构变化;②正性调节占主导;③转录与翻译分隔进行。 十一 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传导 1.细胞间信息物质分类:局部化学介质、激素、神经递质。 2.肾上腺素通过蛋白激酶A通路发挥作用。 3.胰岛素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发挥作用。 4.类固醇激素通过核内或胞内受体发挥作用。 十二 肝胆生化 1.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①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③水解反应;④结合反应。 2.参与结合反应的物质有葡萄糖醛酸(UDPGA供给)、硫酸基(PAPS供给)、甲基(SAM供给)、乙酰基(乙酰CoA供给)。 3.胆汁酸盐是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内的胆汁酸是以胆汁酸钠盐或钾盐形式存在。 4.胆色素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 5.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 6.未结合胆红素又称间接(反应)胆红素。 7.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为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生成,葡萄糖醛酸基由UDPGA提供。 8.结合胆红素又称直接(反应)胆红素。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