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中医伤科学》第七章:常见骨折病证的治疗(11)

  【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

  【解剖特点】

  1. 髋关节的组成与功能

  髋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最稳定的球窝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如图].髋臼深而大,能容纳整个股骨头,使之不易脱出。股骨头呈球形,朝向上、内、前方。其主要功能是负重和维持相当大范围的运动,因此髋关节的特点是稳定、有力、灵活。髋关节的稳定除了依靠关节的骨形特点外,其关节囊和韧带的附着也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关节囊很坚固,起于髋臼的边缘,前面止于大小粗隆间,后面止于股骨颈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因此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关节内,后面仅有三分之一在关节内。因此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临床体征即局部肿胀、皮下瘀血不明显。

  2. 颈干角与前倾角

  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角度,叫做颈干角,又叫内倾角[如图],其正常范围在110°~140°之间。颈干角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儿童平均为151°,成年男性为132°,女性为127°。

  颈干角大于正常为髋外翻,小于正常为髋内翻。髋内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临床治疗中应注意。

  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内、外髁中点间的连线形成一个角度,叫前倾角,又叫扭转角[如图],正常值在12°~15°,该角度在手术过程中有指导意义。

  3. 股骨头和颈的血液供应

  股骨头、颈的血液供应主要有三个途径[如图]:

  来自关节囊的小动脉:关节囊小动脉主要来源于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臀下动脉和闭孔动脉的吻合部到关节囊附近,分为骺外动脉、上干骺端动脉和下干骺端动脉进入股骨颈,供应股骨颈和大部分股骨头的血运。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来自股骨干滋养动脉:滋养动脉仅达股骨颈基底部,供应基底部的血运。

  来自圆韧带的细小动脉:该小动脉供血量非常有限,仅能供应股骨头内下部的血运。

  【病因病理】

  一、病因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青壮年人较少见。主要是由于股骨颈细小,又处于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负重量大,加之老年人骨质疏松,因此即使很轻微的外力,如平地滑倒,髋部着地,或患肢突然扭转都可引起骨折的发生。典型的受伤姿势是平地滑倒,髋关节旋转内收,臀部先着地。

  青壮年或儿童多由车祸、高处坠下等强大暴力致伤。

  二、病理

  股骨颈骨折分型方法很多,为临床使用方便,介绍如下几种分型方法:

  1. 按骨折部位分型[如图]

  头下型:骨折线位于头颈交界处。

  经颈型:又叫颈中型,即骨折线在股骨颈中段。

  基底型:骨折位于股骨颈基底部,在关节囊之外,因未损伤头颈的主要营养血管,因此骨折愈合较快。

  头下型与经颈型统称为囊内骨折

  2. 按骨折端之间的关系分型[如图]

  外展型:骨折两端之间呈外展关系。颈干角增大,骨折端嵌插稳定,骨折愈合率高。特点:多在头下部,移位少,Linton<30°,或呈嵌插。

  内收型:骨折断端完全错位,常需手术治疗,骨折愈合率低。特点:Linton>50°,移位明显,血运破坏严重,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高。

  3. 按骨折线走行分型[如图]

  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线的垂直线所成角度(林顿氏角Linton)可分为:<30°为Ⅰ型,最稳定;30°~50°之间为Ⅱ型,较稳定;>50°为Ⅲ型,最不稳定。(在临床应用此方法时,由于股骨头颈的移位、旋转,往往骨折线不易测定,故可在复位后测量)。

  【诊断要点】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根据外伤史及其临床主要表现,患肢屈曲、内收、外旋、短缩畸形,腹股沟中点压痛、纵轴叩击痛,髋关节功能丧失,一般能作出诊断。

  1. 症状:伤后髋部疼痛,即不能站立行走,髋关节功能丧失。但部分不完全骨折骨折后有嵌插患者,仍可短时站立或跛行,或骑自行车,在检查时应加以注意。

  2. 体征:囊内骨折(头下、颈中型)因有关节囊包裹,局部血液供应较差,其外为厚层肌肉,故肿胀瘀斑不明显。囊外骨折(基底型)则肿胀明显或伴有瘀斑。

  有移位的骨折可见患肢缩短、外旋、内收、屈曲畸形(髋膝关节轻度屈曲),囊骨折因受关节囊的约束,外旋角度较小。而囊外骨折则外旋角度较大。\

  3. 特殊检查:腹股沟附近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并可摸到股骨大粗隆上移,髋关节的任何方向的被动或主动活动均能引起局部疼痛加剧,有时疼痛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射。

  4. X线检查:可摄髋关节正位片,即可明确诊断,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对于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而临床表现明显者应按骨折处理,可摄健侧X线片对比,或1至2周后复查X线片,若有骨折骨折断端骨质吸收即可见到骨折线。

  【治疗方法】

  当股骨颈骨折后,髋关节的功能活动(负重、运动)就要减弱或丧失。因此在治疗时应注重恢复它的负重和运动功能,尤以负重为主(即恢复稳定性)。对于股骨颈骨折应按骨折的时间、类型,患者的全身情况等决定治疗方案。新鲜无移位或嵌插型骨折不需处理,但患肢应制动。移位骨折应尽早给予复位和固定。陈旧性骨折可采用三翼钉内固定改变负重力线的截骨术,以促进骨折愈合或改善其功能。儿童股骨颈骨折复位后采用钢针或螺纹钉内固定。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1. 整复方法

  对于新鲜无移位的骨折,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病人可卧床休息,患肢保持在外展中立位(即下肢外展30°~40°,足尖向下,膝关节屈曲15°),可在患足穿“丁”字鞋[如图],同时要做到“三不”:不盘腿,不侧卧,不负重。6周~8周可架双拐不负重行走,以后每1月~2月复查X线片一次,骨折坚固愈合,股骨头无缺血坏死现象时,可弃拐负重行走,一般约需4月~6月。

  对于有移位的骨折,整复时,患者取仰卧位,一助手固定骨盆,术者一手扶其小腿,一手握其腘窝(或用肘勾住腘窝),使膝髋屈曲90°向下牵引,以矫正短缩畸形;然后将髋内旋、外展以矫正成角畸形,并使骨折面紧密接触,复位后伸直下肢,可作手掌试验[如图].如患肢外旋畸形消失,表示已复位。

  为了减少软组织的损伤,保护股骨头血运,近年来临床上已多用持续牵引复位法,如骨牵引、皮肤牵引等。若经牵引后仍不能完全复位,可配合手法整复剩余的轻度移位。

  2. 固定方法

  移位的骨折,可选用持续牵引或三翼钉内固定[如图].并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

  位(或稍内旋位),持续牵引需较长的卧床时间,内固定可早期离床活动,提高了骨折愈合率,从而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发生的并发症。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3. 练功活动

  卧床期间应加强全身锻炼,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主动按胸咳嗽排痰,给臀部垫 气圈或泡沫海绵垫,以预防长期卧床之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积极进行患肢股四头 肌的舒缩活动、踝关节和屈伸足趾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发生。

  4. 药物治疗

  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老年患者出现并发症时要细心观察,不能麻痹大意,强调整体观念,对老年患者应把保存生命放在首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4年新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