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主管护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主管护师考试重点:肾移植多尿期护理特点

  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主管护师考试的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特搜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1、多尿期补液顺序表的临床应用

  在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便进入多尿期。护士按多尿期补液顺序表,根据尿量、血压、病情,依照组合顺序输入,做到出多少补多少“量出为入”的原则。先数尿道管滴数再数补液管滴数,如两路静脉通道不够,可再建有效通道,以达到相对平衡,有利于体内潴留液体及毒素的排出。如有病情变化可随时调整补液顺序,或在实验室指标的指导下补液。24h出入量误差在2 000ml左右。通过以上护理,术后无1例水肿、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

  多尿期补液顺序表(简称EG溶液)含水5 402.71ml,葡萄糖201g,Na+105.27mmol/L,K+3.93mmol/L,Cl-190mmol/L,Ca2+1.70mmol/L,HCO-313.4mmol/L,乳酸盐9.30mmol/L.[1]分为12瓶液体,详见表2.补液速度主要根据每小时尿量。按表2的补液顺序进行。依据前后顺序做到量出为入。常规输液3~5d,至多尿期结束,恢复正常尿量。除必要的抗生素和甲泼尼龙外不再添加其他药物。观察项目包括患者出入量、尿比重、肾功、电解质、血尿常规等,在术前1天和术后1周每天监测并详细记录。[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2、肾移植术后多尿期补液顺序表

  次序  液体名称     量(ml)

  1     平衡盐水    500

  2    10%葡萄糖    500

  3     林格液      500

  4    5%葡萄糖盐水   500

  5     平衡盐液    500

  6    5%葡萄糖液    500  

  7     林格液     500

  8     5%碳酸氢钠   500

  9     平衡盐液    500

  10    10%葡萄糖液  500

  11    林格液      500

  12    MG-3溶液     500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大量利尿情况下易发生高血钾、低血钾、低血钠等水、电解质紊乱,为保证水、电解质相对平衡,及时补充过度丢失的成分,每日抽血监测电解质指标,必要时随时检验。

  4、尿量峰值期护理

  在多尿期的护理研究中发现,随着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术后多尿期尿量达峰值的时间多在3~12h(77例),术后多尿期尿量多为400~1200ml(75例),输入量与患者多尿期尿量峰值时间存在一定量化关系。当多尿期里的尿量未能达到峰值时,护理上应注意观察血压与尿量关系的变化。首先要了解有效血容量是否充足。在血循环容量正常、血压正常而尿量少于100ml/h时,可静推速尿60~100mg.尿量少、血压偏低,可给多巴胺静滴维持到基础血压,改善肾血液灌流,增加尿量,以期提高肾移植早期人/肾存活率。术后3~12h的护理工作,需要高度重视,术后多尿期输入量与患者每小时尿量峰值呈直线关系,它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通过本组的研究,应改变以往的“经验模式”,而进入“量化模式”补液。同时体会到此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对肾移植术后成功有着一定意义。

  5、多尿期常规护理

  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尿量,详细记录。24h血压、脉搏平稳后改为4h1次。正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注意口腔、饮食、消毒隔离护理、注意免疫药物正确应用和病情观察。

精品课程

2026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