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流感杆菌脑膜炎绝大部分(95%)由B组流感杆菌引起,80%~90%病例发生在3个月~3岁,高峰易感年龄是7~12个月,占70%。5岁以后由于体内抗体增高,很少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主要乃人体体液免疫逐渐增强之故。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最多,11月~1月份较其他月份发病率高。2/3病例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1/3患者继发于支气管肺炎。
【发病机制】
约30%~50%的正常人鼻咽部带有本菌。本病患者常伴有菌血症,细菌通过血循环达脑膜为最常见的侵入途径。患中耳炎或乳突炎者细菌可直接侵犯脑膜。细菌侵入脑膜后引起蛛网膜及软脑膜普遍发炎,开始时脓性渗出物多在大脑顶部,进而蔓延到脑底及脊髓膜,有时累及脑室内膜而成脑室内膜炎。若软脑膜和脑室周围的脑实质也有细胞浸润、出血、坏死和变性,则形成脑膜脑炎。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时,可导致硬膜下积液或积脓。炎症对脑神经有损害时可致失明、耳聋与面瘫。[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
【临床表现】
起病较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缓慢,病程初期仍可有呼吸道症状,经数天至1~2周后出现脑膜炎症状。临床表现和其他化脓性脑膜炎基本相同,患儿大多有发热、呕吐、嗜睡、易激惹、颈项强直、惊厥及前囟膨隆等,13%有昏迷或休克。皮肤、粘膜出血点甚为罕见。
【诊断说明】
脑脊液涂片阳性和培养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涂片常见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阳性率达80%,但应注意与肺炎球菌区别。培养阳性率高于流脑,血培养也有检出病原菌的机会。近年来应用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方法检测脑脊液中的荚膜多糖抗原,可迅速作出病原学诊断。鲎细胞溶解物试验阳性结果也有助于本病诊断。
【治疗说明】
未有磺胺药、抗生素时本病病死率在90%以上,抗生素广泛应用后病死率下降至10%以下。目前推荐的抗生素有:①氨苄西林,每日150~200mg/kg,分次肌注或静滴。②氯霉素,每日50~75mg/kg,分次静脉滴注。二药中选用一种,疗程不应少于10~14日。停药指征为:体温正常5日,脑脊液细胞数<30/mm3,糖>40mg/dl,蛋白<60mg/dl.近年对氨苄西林耐药的b型流感杆菌屡有报告,其发生率自1%以下至20%以上不等,系由于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青霉素所致。因此,单独应用氨节青霉素治疗本病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如用药后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善,应及时改用氯霉素,有条件者应作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测定。
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肟、羟羧氧酰胺菌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足以控制流感杆菌感染,其疗效与氯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相似。每日剂量头孢呋辛为100mg/kg,羟羧氧酰胺菌素为50~100mg/kg,分次静滴。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及头孢三嗪的疗效亦甚好。
除抗菌治疗外,应注意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保证患儿充分的能量与水分摄入,及时处理过高热、惊厥及颅内高压等;发生硬膜下积液时,如积液量多出现颅内高压症状者,应穿刺排液。
【并发症】
并发症有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脓肿等,以硬膜下积液较为多见,占30%左右,多发生在1岁以内前囟未闭的婴儿。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硬膜下积液之可能:①经合理治疗4~6天后,脑脊液已好转,热度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者;②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原因不明的呕吐、惊厥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者;③脑脊液已正常而前囟明显隆起、头围增大及颅骨透照试验阳性者。重症病例可留有后遗症如共济失调、瘫痪、失明、耳聋、智力障碍等。
【预防说明】
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时应及时治疗以防本病发生。对接触过流感杆菌的体弱婴儿,可给以预防性治疗。平时应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多晒阳光,多吸新鲜空气,多在室外活动,以增强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用流感杆菌菌苗作预防注射,可产生荚膜多糖抗体,对易感婴幼儿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