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鱼类组胺中毒的有毒成分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打卡第二期>

  有毒成分——组胺:

  ①鱼体腐败→组织蛋白酶将组氨酸大量释放出来→被细菌(组胺无色杆菌、摩根氏变形杆菌等)产生的组氨酸脱羧酶脱去羧基→组胺;

  ②海洋青皮红肉鱼(金枪鱼、竹荚鱼、沙丁鱼等)组氨酸含量较多;

  ③15~37℃、pH6.0~6.2、含盐3%~5%的条件下最适于组氨酸分解;

  ④鱼体中组胺含量超过200mg/100kg时,即可引起中毒。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