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高危女性防癌“法宝”1

  在女性癌症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1999年上海城市居民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每10万人口中分别为51.9、9.9、7.9和3.5.

  女性癌的高危人群应重视防癌普查,以利癌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一、卵巢癌

  卵巢癌虽然不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它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率低。

  高危人群

  1.患不孕症、早发月经及绝经推迟者。

  2.采用激素替代治疗者。

  3.直系亲属中有癌症,特别是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结肠癌的女性。

  检查方法

  1.妇科检查。多数盆腔肿块及卵巢异常可以通过妇科检查被发现,但较小的肿块或较肥胖者,很难通过盆腔检查发现。

  2.B超检查。是筛查盆腔肿块经济、迅速而有效的检测手段之一,可以发现卵巢增大和肿块的性质。经阴道B超检查更能准确显示卵巢的异常。高度怀疑卵巢癌,而又缺乏证据或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行CT检查。

  3.血清肿瘤抗原125(CA125)检测。卵巢肿块性质不明时,CA125以及其他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诊断。但盆腔炎症或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时,CA125也可以升高。另外,不是所有卵巢癌的CA125都有异常表现。

  4.有家族史者,检查BRCA(乳腺癌癌基因)1和BRCA2可以进一步筛选家族中的高危个体,但这项检测在卵巢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只有5%-10%.

  普查频度和检查费用

  卵巢癌普查应从30岁开始。与乳腺癌和宫颈癌不同的是,卵巢癌可以在1-2月内迅速发展,所以两年一次的妇科普查有时不能及时检出卵巢癌。为此,专家建议,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应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普通人群可两年检查一次。

  检查费用

  妇科检查一般不另收费。妇科B超检查21.5元-61.5元。CA125检测费用约100元。

  防癌建议

  城市女性应注意每周有一定的运动量,保持适当体能消耗,并定期检查;激素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警惕不能解释的小腹不适,及时就医。

  二、乳腺癌

  乳腺癌是居女性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所以,女性应重视乳腺癌普查。乳腺癌发病对每位女性并非机会均等,高危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高危人群

  1.一级亲属中有过乳腺癌病史,如母亲、姐妹或女儿患乳腺癌者。

  2.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和绝经年龄迟于55岁者。

  3.初产年龄在30岁以后,40岁以上未孕、独身、结婚迟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

  4.一侧患乳腺癌,另一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5.有放射性接触史(指经常接触),青少年时期受到辐射者危险性较大,辐射诱发乳腺癌通常需要10~15年或更长的潜伏期。

  6.患乳房良性疾病,如乳腺小叶或导管增生的患者。

  7.肥胖,尤其是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8.40-60岁的妇女。

  检查方法

  1.自查与医生的体格检查同等重要。乳腺自查应在光线良好的地方进行,以免遗漏皮肤变化。检查时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肥胖或乳房较大者,在坐位检查后还应卧位检查,并在肩背部垫一枕头,使胸部隆起,这样不易遗漏小肿块。检查的时间在月经来潮后9-11天为宜,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哺乳期肿块应在哺乳后再次检查。正确的检查方法是用指腹而不是指尖,是顺时针方向而不是挤捏。

  2.乳腺X线摄片,能发现临床上尚未触及肿块的早期肿瘤病变。

  3.乳头溢液涂片,是一条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途径。

  4.对可疑部位的乳腺行细针穿刺抽吸,再行细胞学检查。

  5.病理活组织检查。对乳腺的可疑病变,应行手术切除活检,可确诊。

  普查频度和检查费用

  乳腺癌检查从30岁开始。普通人群30-49岁,每1-2年一次;50岁或50岁以上妇女,每年一次。高危人群30岁以后每年一次。由于多数乳腺肿块均是患者自己发现,因此,3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1-2月自查一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