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降低卒中危险”为主题的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为500万,并有500万人致残;平均每15秒就有新病例出现,每25秒就有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华山医院吕传真教授指出,要让更多的人认识脑卒中的危害,大家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卒中危险的发生。
了解风险远离卒中
脑卒中也就是脑血管意外(也称中风),分为缺血和出血性两种,两者发生比例为:83比17.
缺血性卒中又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梗塞。一般多发于冬季,这是因为,人体在受到冷空气刺激后会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受阻,供血减少,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而发生缺血性卒中。24小时内可恢复的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小时不能恢复的称为脑梗死。
人在过度用力或情绪激动时,血压会升高,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性卒中。如果血液流入脑实质则称为脑溢血;如果血液流入脑表面,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卒中的发生除了与年龄、遗传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外,主要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心脏病、肥胖以及与抽烟、酗酒、久坐不动等生活方式相关。具有上述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就可以被称为卒中高危人群了。
可以肯定的是,寻找并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能够控制卒中的群体发病机会。
卒中发生时“六个一”
一过性黑蒙 当脑动脉出现硬化时,眼底视网膜供血不足,发生短暂性缺血,会引起突然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等症状,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即恢复。
一时性视力障碍 视网膜中心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痉挛或闭塞时,眼底供血量减少,会造成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1小时内自行恢复。
一阵性手臂无力 颈动脉硬化者转动头颈时,会使硬化的颈动脉扭曲或受压;加重颈动脉的狭窄,致使脑急性供血不足而突然感到手臂无力,持物落地并伴随说话含糊不清的现象,1~2分钟后完全恢复。
一连串的哈欠 有资料显示,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10天内,80%的人会频频打哈欠。这是由于脑部供氧减少、缺氧引起的反射。
一反常态的嗜睡 脑部供血不足会抑制中枢神经,致使患者不仅夜间鼾声连连,白天也昏昏入睡。
一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即一过性偏瘫,人体会出现感觉障碍、失明、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
此外,做以下三个动作也有助于识别卒中:对着镜子微笑,看有无口角歪斜;双手平举,坚持一会,看是否有一只手坠落或抬不起来;说一句绕口令,看是否措辞有困难、语不对题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重视治疗预防再发
有时候,卒中的症状很轻微,只持续很短的时间,几分钟或几个小时,这被称为是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TIA)或小中风。其实,TIA是一个预警信号,预示着脑部血液正在减少,真正的卒中将在短期内发生。一项由赛诺非——万安特支持的、全球44个国家超过68000名患者参加的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经随访1年的结果表明:患者坚持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以减少血栓形成和降低高胆固醇的治疗措施都显得不足。事实上,发生过卒中或TIA后的患者,在未来5年内再次发生卒中的概率为25~40%。
因此,专家提醒,对于卒中要重视二级预防,TIA患者平时除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外,还应积极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来防止凝血,以降低再次卒中的危险;高风险的人群,也应选用抗血小板药物,这样能把任何一种严重的血管病发生率降低25%。
脑卒中的急救措施
1.让病人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2.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3.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要进行安慰,缓解其紧张情绪,切勿慌乱。
4.打电话给急救中心,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随时询问、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5.如有可能应测量血压,如超过150毫米汞柱(收缩压),可以给病人舌下含服心痛定1片(10毫克)。
6.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搬运时不要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7.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作主给病人服用任何药物。
8.要将病人送往设有神经专科和具有急诊救治能力的医院。缺血性卒中如果能在症状开始3小时内给予溶栓处理,疗效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