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两成帕金森患者因环境侵蚀染病2

  青少年帕金森患者占据了一成

  “每年都有不少十几、二十岁出头的小男孩小女孩来看病,他们也都患了帕金森病。”刘焯霖介绍,不少青少年患者在临床都出现了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动作迟缓等表现。他介绍,严格来讲,40岁以下人群触发帕金森病临床被叫做“青少年型帕金森病”,“这个群体人数也十分庞大,占据了帕金森总患者的10%”。

  刘焯霖告诉记者,患帕金森的青少年往往有帕金森家族遗传背景,“他们之所以会早发病,是因为基因突变,而不只是单纯缺乏多巴胺而导致脑组织逐渐被破坏。”

  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

  刘焯霖教授向记者介绍,根据北京协和医院近期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帕金森病发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全球400万患者中有170万人在中国。“过去认为中国帕金森患者发病率低于世界水平,但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已经赶超上欧美等国家的发病率。”刘焯霖说。现在,帕金森已被誉为中国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据调查显示,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变性疾病,起病年龄平均为55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每10万人中的患病人数为200人。专家表示,帕金森病对病人的主要危害在于行动受限,姿势和平衡破坏,直至运动障碍,造成残障,在早年帕金森病的死亡多源于跌倒等意外的发生。

  刘焯霖教授告诉记者,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刘教授表示,经过合理治疗,很多帕金森患者能保持较好功能甚至在手术治疗帮助下减药70%.这除了与帕金森病本身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患者本身的心理素质、医疗条件和家庭的关怀。专家认为,保持乐观心情、意志坚强、家庭护理良好并能得到及时和合理治疗的患者,大多都能保持长久的生活自理能力,病情发展相对较慢。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