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发病机制(环境卫生学)

  碘缺乏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仅可引起甲状腺肿,而且可导致脑组织发育受损、智力发育迟滞,体格发育障碍等。

  (1)对甲状腺的影响:

  缺碘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降低,可反馈性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长此以往,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此外,缺碘时,甲状腺对促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促甲状腺激素不增加,甲状腺也会增大。在早期,腺体增大属生理性代偿;中期,随着碘缺乏时间延长,细胞从增生过度到萎缩,碘不足产生的甲状腺球蛋白不能经水解分泌出去,致使大量胶质堆积在滤泡内。后期,胶质压迫滤泡上皮细胞,同时因血管减少,供血不足,使细胞变性坏死,局部出现纤维性结节或钙化。

  (2)对脑组织的影响:

  胚胎期至出生后两年是人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妊娠早期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状腺素缺乏可使胎儿大脑皮层、基底核以及内耳结构发育受损,造成出生后智力缺陷及耳聋。出生后继续缺碘,甲状腺素缺乏,此时会影响神经细胞树突、髓鞘形成和胶质细胞的发育,导致神经发育和智力障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 高清课件随意学

2021年新课

2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