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氮氧化物——健康影响(环境卫生学)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人体内存在微量的一氧化氮(NO),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起到第三信使的作用。但大量的NOx则是有害的。NO2的毒性比NO高4~5倍。

  ①对呼吸道的影响:氮氧化物难溶于水,故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较小,而易于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长期吸入低浓度NOx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氧化,损害细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和肺泡细胞,破坏肺泡组织的胶原纤维,并可发生肺气肿样症状。它尚能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严重时,也能引起COPD。NO2的浓度为0.20~0.41mg/m3,即可嗅知;接触1.30~3.80mg/m3的NO2l0min,会使气道阻力略增;接触7.50~9.40mg/m310min,气道阻力明显增加,肺功能降低;

  ②对血液及其他系统的影响:在肺中形成的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即变性血红蛋白),减低了血红蛋白带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当污染物以NO2为主时,肺的损害比较明显,当污染物以NO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症及中枢神经损害比较明显。对心、肝、。肾以及造血组织等均有影响。慢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 高清课件随意学

2021年新课

2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