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冠状动脉造影术标准护理计划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使心脏表浅的冠状动脉显影的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其狭窄程度,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常见护理问题有:①恐惧;②知识缺乏;③潜在并发症——伤口出血。

  恐惧

  【相关因素】

  对导管手术缺少了解。

  信息错误。

  【主要表现】

  紧张不安,入睡困难。

  【护理目标】

  病人诉恐惧感消失,能放松。

  晚上入睡好。

  【护理措施】

  鼓励病人说出恐惧的感觉及其原因,针对病人病情及思想动态,做好心理疏导,紧张不安影响夜间睡眠的病人予安定口服。

  解释冠状动脉造影对指导治疗和诊断的必要性。

  介绍介入检查的医生、护士,加强医患沟通,增加信赖感。

  指导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感,以减轻恐惧感。

  【重点评价】

  病人心理状况。

  睡眠情况。

  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缺少指导。

  缺乏信息来源。

  【主要表现】

  主诉缺少有关心脏介入检查知识。

  对目前健康状况缺少正确认识。

  【护理目标】

  病人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知识。

  能主动配合检查。

  【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知识缺乏程度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给予指导。

  讲解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目的、手术部位、时间、手术基本过程与疼痛程度及手术配合方法,以消除病人紧张不安的情绪。

  术前指导病人:①训练床上大小便;②病情允许时淋浴,更换病服;③术前2h可进食,胃肠道症状严重者禁食4-6h;④保证良好的睡眠;⑤进入介入室前排空膀胱。

  术后指导病人:①伸直造影术侧下肢,制动,卧床12h;②饮温开水1500ml以上,促进造影剂排出;③进食易消化食物;④出现胸部疼痛时报告医护人员。

  【重点评价】

  病人对冠状动脉造影了解程度。

  介入检查前、后配合程度。

  潜在并发症——伤口出血

  【相关因素】

  压迫止血不当。

  介入操作中动脉损伤。

  【主要表现】

  伤口出血或血肿形成。

  【护理目标】

  病人伤口不发生因护理不当所致的出血。

  及时发现伤口出血先兆。

  【护理措施】

  介入检查术后卧床12h,伸直术侧下肢并制动,砂袋压迫止血4-6h.

  定时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和渗血,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精神状况改变。

  协助病人生活护理,如翻身、大小便。

  【重点评价】

  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足背动脉搏动。

  生命体征改变及出血征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