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在宏观水平制订预防控制的策略——制定策略的几个影响因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打卡第二期>

  在制订预防控制的策略时,不仅要运用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方法,而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一)卫生工作方针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学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社会大卫生观念

  社会大卫生观念认为,卫生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健康是群众和政府的共同目标,所以必须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卫生工作。

  (三)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人们在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时的思想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四)影响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

  2.行为和生活方式

  3.人类生物学

  4.卫生服务

  这4类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制订预防控制的策略时要全面分析,找出主要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五)社区诊断

  必要的公共卫生信息,包括当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卫生服务状况和人口资料等,是制订预防控制策略的依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