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辩证施治

  辩证分型

  1)气阴两虚症状:头晕,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自汗盗汗,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大。

  证候分析:脾虚失于健运,不能化生水谷化精微汽血来源不充,形体失养,故头晕,神疲倦怠,少气懒言;气虚表卫不固,故自汗;阴虚火旺,虚热迫津液外泄则致盗汗;虚火上扰,津不上承,故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大,为气阴两虚之象。

  2)心脾血虚症状:头晕,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倦怠乏力,纳少便塘。舌淡,苔薄,脉细或结代。

  证候分析:脾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致气血不足,形体失养,可见头晕,倦怠乏力;脾虚失于健运,胃肠的纳谷及传化功能失常,故纳少便溏;心气亏虚,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故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舌淡,苔薄,脉细或结代为心脾血虚之征。

  3)肝肾阴虚症状: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足痿弱,咽干。舌干红少津,脉弦细。

  证候分析: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上扰情空,故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肾阴亏虚,肾府失养,故腰膝酸软,两足痿软;虚火上炎,故口咽干燥;舌干红少津,脉弦细为阴虚肝旺之象。

  4)脾肾阳虚症状:头晕,面色虚黄,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肠鸣,因受寒而加剧,腰酸尿多。音质淡胖,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脾阳亏虚,不能运化水谷,助长体力,故头晕,面色虚黄,食少,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虚中寒,清阳不展,寒凝气滞,故肠鸣便溏,每遇寒而加剧;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腰酸,畏寒肢冷;气化不及,水不化气坝u尿多;舌质淡胖,苔白,脉弱均为阳气亏虚之象。

  诊断要点

  1)白细胞减少症:临床上可无症状,或有头晕,乏力,低热,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畏寒,心慌等。易患感冒等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白细胞计数(2.0~4.0)×109/升,分类计数可正常,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常正常。骨髓象可见粒细胞系统的增生不良或轻度成熟障碍。

  2)粒细胞缺乏症:临床起病急骤,可见畏寒,发热,乏力,口腔溃疡,感染等。常可找到诱发因素,如药物反应,放射线损伤等。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小于2.0×109/升,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无粒细胞,绝对数常在(1.5~1.8)×109/升,红细胞和血小板大致正常。骨髓象可出现粒系受抑现象,粒系幼稚细胞减少或成熟障碍。

  施治原则

  1)气阴两虚治则:益气养阴。

  2)心脾血虚治则:补益心脾。

  3)肝肾阴虚治则:滋养肝肾。

  4)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

  注意事项

  1)对可能引起本病的药物,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可滥用。

  2)对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X线及某些化学物质人员,应注意作好防护工作,并应定期检查血象。

  3)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避风寒,防感冒。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