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辩证施治

  辩证分型

  1)气血两虚症状:起病缓慢,面色少华,头晕,短气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脉虚弦。偶有肌衄。

  证候分析;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见面色少华,头晕;不能充养形体,故短气乏力;脾虚失于健运,胃肠的纳谷及传化功能失常,故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虚弦为气虚血少之征。

  2)肝肾阴虚症状: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烦失眠,耳鸣,腰腿酸软,咽干口燥,衄血、出血症状多见。舌尖红,苔薄,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不足,阴血不生,阴血既少,不能上荣于头面,故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阴虚生内热,虚火上扰,则心烦咽干;腰为肾之府,肾虚失养,故腰腿酸软;肾阴亏乏,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则眩晕耳鸣;肝肾阴虚,虚火伤络而导致衄血、出血。舌尖红,脉弦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象。

  3)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苍白或萎黄而晦黯无华,唇甲苍白,头晕目花,神疲乏力,耳鸣心悸,食少便塘,畏寒肢冷。舌淡胖,苦自,脉沉细。

  证候分析:脾阳亏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致气血不足,故见面色苍白或萎黄而黯,唇甲苍白;气血亏虚不能荣上,则头晕目花,耳鸣;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畏寒肢冷;脾肾阳虚,清阳不展,火不生土,故食少便溏;血不养心,则心悸阵作;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均为阳气亏虚之象。

  4)阴阳两虚症状:既有五心烦热,盗汗,口渴等阴虚见症,又有面白畏寒,面肢虚浮作肿,便搪等阳虚表现。

  证候分析:脾虚及肾,因虚致损,阳损及阴,故阴阳两虚,因而可有肾阴不足,虚火易动的表现:五心烦热,盗汗,口渴;又有肾阳不足,阴寒内盛,失于温煦之表现:面白畏寒,面肢虚浮作肿,便溏等。

  5)热毒营血症状:面色白,头晕或头痛神昏,壮热不退,衄血或吐血,便血,紫斑,多见月经漏下不止。舌淡,苔白腻或黄糙,脉虚大而数。

  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又感受不正之气,邪毒戕伤气血,致气阴两虚,故见面白,头晕,舌谈或苦黄糙,脉虚大而数;邪入营血,故壮热不退;邪陷心包则神昏谵语;邪热久羁,耗伤真阴,耗血动血而见吐血、便血、紫斑、崩漏等。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及反复感染三大征候群。

  2)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以体表及内脏出血、感染、发热为首起主要表现。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和进展均缓慢,主要表现为贫血症状,出血及感染、发热较轻微。

  3)体检可发现有贫血貌,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贫血严重者有心脏扩大,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淋巴结一般不肿大。

  4)外周血呈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5)骨髓检查显示至少一部分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或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骨髓小粒成分中非造血细胞增多。

  施治原则

  1)气血两虚治则:益气养血。

  2)肝肾阴虚治则:滋养肝肾。

  3)脾肾阳虚治则:温肾补脾,益气养血。

  4)阴阳两虚治则:补阴益阳。

  5)热毒营血治则:解毒凉血。

  注意事项

  1)应明确病因,立即对症治疗。

  2)根据其血虚、出血和感染三方面表现,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

  3)注意饮食调理,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避风寒,防感冒,以防止感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