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伤寒带菌者及并发症的治疗

  伤寒带菌者及并发症的治疗:

  1.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剂量:成人氨苄西林4~6g/天或阿莫西林6g/天加丙磺舒2g/天,分3~4次口服,疗程:6周。

  2.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剂量:氧氟沙星300mg一日二次,环丙沙星500~750mg,一日二次口服,疗程:6周。

  并发症的治疗

  1.肠出血①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神志变化及便血情况;②暂停饮食,或进少量流质;③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注意电解质平衡,并加用维生素K,安络血,抗血纤溶芳酸,止血粉等止血药;④根据出血情况,酌量输血;⑤如病人烦躁不安,可注射镇静剂,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禁用泻剂及灌肠;⑥经积极治疗仍出血不止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肠穿孔除局限者外,肠穿孔伴发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同时加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如氯霉素或氨苄青霉素与庆大或卡那霉素联合应用,以控制腹膜炎。

  3.中毒性心肌炎严格卧床休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B1,ATP,静注高渗葡萄糖液。如出现心力衰竭,应积极处理,可使用洋地黄和速尿并维持至临床症状好转,但病人对洋地黄耐受性差,故用药时宜谨慎。

  4.中毒性肝炎除护肝治疗外,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胆囊炎按一般内科治疗。

  6.溶血性尿毒综合征①控制伤寒杆菌的原发感染,可用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②输血,补液;③使用皮质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强的松龙等。尤对儿童患者可迅速缓解病情;④抗凝疗法,可用小剂量肝素每日50~100u/kg静注或静滴,控制此征有显著疗效,也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⑤必要时行腹膜或血液透析,以及时清除氮质血症,促进肾功能恢复。

  7.DIC给予抗凝治疗,酌情输血,并应用氨苄青霉素控制原发感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