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肾病综合征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白蛋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为其特征。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排尿异常:少尿、蛋白尿;②营养不足;③体液过多:浮肿;④有皮肤受损的危险;⑤有感染的危险;⑥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⑦知识缺乏。

  排尿异常:少尿、蛋白尿

  相关因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

  主要表现少尿、蛋白尿。

  护理目标患儿在住院期间小便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不需严格控制活动。

  给予低盐、优质高蛋白饮食: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时短期限盐,但不宜长期禁盐。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遵医嘱使用利尿药及准确补液,必要时静脉供给白蛋白、血浆。

  每周测体重2次,并记录于三测单上。

  重点评价

  排尿异常是否改善。

  尿常规是否正常。

  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

  食物摄入不足。

  主要表现

  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

  食欲减退。

  护理目标

  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素,血清白蛋白恢复正常。

  患儿食欲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了解患儿以往的进食习惯,包括喜好的食物、口味、进食时间等,以利于制定适宜的改善营养的饮食计划。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多进食牛奶、鸡蛋、水果、蔬菜。

  为患儿提供洁净、清新的进餐环境,去除病室中的异味,及时清除患儿床单上的血迹、排泄物、分泌物等。

  就餐前协助患儿清洁双手,必要时清洁口腔。

  遵医嘱静脉供给白蛋白、血浆。

  重点评价

  患儿营养状况及食欲是否改善。

  患儿血清白蛋白是否正常。

  体液过多:浮肿

  相关因素体内水钠潴留。

  主要表现

  凹陷性水肿,先颜面部,后波及全身。

  患儿体重增加。

  少尿。

  护理目标

  患儿水肿消失。

  患儿体重及尿量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

  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食盐1-2g,供给高糖饮食。

  遵医嘱限制液体及饮食摄入,总量控制在前日尿量加生理需要量内。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浮肿严重时,每天定时测量腹围、体重并记录;浮肿消退后测量体重,每周2次。

  遵医嘱给予利尿药。

  尽量避免免肌内注射,如必须注射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后按压针孔至无渗液为止。

  重点评价

  患儿尿量是否正常。

  水肿是否消退。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

  水肿。

  低蛋白血症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主要表现皮肤破损、渗液。

  护理目标患儿住院期间保持皮肤完整。

  护理措施

  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

  垫棉垫于骨隆突处,如外踝、足跟、肘部等。

  小婴儿应保持手心清洁、干燥,手心垫小方纱布。

  协助患儿活动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及时更换床单、衣服,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无渣屑。

  阴囊水肿者,给予丁字带托起,并用33%硫酸镁湿敷阴囊。

  剪指甲每周1-2次,避免患儿抓破皮肤。

  重点评价

  患儿皮肤有无破损。

  患儿主要受压部位(骨隆突处)皮肤有无发红、损伤。

  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应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低蛋白血症,水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主要表现发热,白细胞总数升高。

  护理目标患儿在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地面每天用1:200的84消毒液湿拖2次;床头柜、床、椅子每天用1:200的消毒液湿擦1次,定时空气消毒。

  限制探视人员。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加强个人卫生,如口腔卫生、会阴清洁、皮肤清洁。

  重点评价

  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监测血象是否正常。

  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相关因素

  长时间禁盐。

  应用利尿剂。

  感染、呕吐、腹泻等因素。

  主要表现

  低钾表现,如精神委靡、腹胀、肠鸣音减弱、心音低钝等。

  低钠表现,如厌食、乏力、懒言、嗜睡、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惊厥。

  护理目标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电解质紊乱,血钾维持正常,无失水征。

  护理措施

  评价电解质是否平衡,血钾、血钠是否正常。

  低钾的表现及处理:

  观察有无低钾表现,如精神委靡、腹胀、肠鸣音减弱、下肢无力、心音低钝等。

  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遵医嘱正确补钾。

  提供含钾较高的饮料及水果,如橙汁、橘子等。

  低钠的表现与处理

  观察有无低钠表现,如厌食、乏力、懒言、嗜睡等。

  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遵医嘱正确补钠。

  适当提供含钠的食物。

  重点评价

  低钾、低钠症状是否改善。

  电解质是否保持平衡。

  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不了解规范用药的重要性。

  主要表现

  不能正确对待治疗、用药。

  不能正确护理患儿。

  护理目标

  患儿家长能叙述疾病的主要表现、治疗及药物的副作用。

  患儿家长能正确性协助患儿用药和了解正确护理患儿的知识。

  护理措施

  向家长讲解疾病过程、转归及治疗方法。

  强调用药的必要性和计划性,坚持遵医嘱按时、按量给患儿服药,绝不能擅自改药,以免疾病反复。

  解释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措施,如口服利尿药,应观察患儿尿量,尿量过多,可引起钾的丢失。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腹胀、下肢无力、精神委靡等低钾表现,鼓励患儿多食香蕉、橘子等含钾量高的食物。

  指导患儿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及时处理毛囊炎和皮肤疖肿;有上呼吸道或口腔感染时,应及时诊治。

  治疗期间指导患儿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用细胞毒药物期间,更应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缓解期间定期进行医疗监护,定期作尿蛋白和血浆蛋白测定。

  重点评价

  患儿、家长是否能叙述规范用药的重要性。

  患儿是否按规定服药。

  家长是否知道正确护理患儿的方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