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 > 正文

外科T型管引流护理

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帮助护理实习生更好的进行岗前培训,特搜集整理了有关外科“T”型管引流护理的文章,供您参考。

一、目的

病人施行胆道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引起胆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瘘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等并发症。肿瘤或外伤造成的胆道狭窄需支持或置管溶石、排石,术后常规放置“T”型管引流。

二、护理

(一)妥善固定

“T”型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自腹壁穿出后用缝线固定于腹壁,下垫纱布,用胶布固定,“T”型管不宜太短,要尽可能不固定在床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

(二)引流通畅

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应随时检查“T”型管是否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应经常挤捏,术后5~7天内禁止冲洗引流管,如发生阻塞,术后一周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

(三)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

(四)评估记录

1.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混浊、碎石、蛔虫及沉淀,必要时送检和细菌培养。

2.术后24小时胆汁引流量300~500ml,色清亮,呈黄色或黄绿色,以后渐减至每天200ml左右。

3.黄疸逐渐消退。若加重应疑胆汁引流不畅回流至肝或入血致胆红素上升。

4.观察大小便颜色,送检胆红素含量,了解胆汁是否引流入十二指肠。

5.如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是胆汁渗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拔管。“T”型管放置10~14天,如体温正常、黄疸消失、胆汁减少为200~300ml/天,无残留结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应试行夹管,第一天夹管2小时,然后4小时、8小时,依次递增至全日夹管,夹管期间细心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发热、黄疸出现,无不良反应,行“T”型管逆行胆道造影,造影后立即开放引流24小时以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造影后1~2日可拔管。

7.拔管后嘱病人平卧,观察伤口渗出情况并观察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状况。“T”型管拔出后残余窦道在24~48小时可自行闭合。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科“T”型管引流护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