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同灌肠法有何区别?”的问题,是很多备考护理考研的考友都在咨询的内容。这也是北京大学2022硕士研究生护理综合考试大纲中提到的“排泄-排便护理”有关内容。为解决大家备考问题,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考点分享如下:
大量不保留灌肠灌肠溶液:灌肠溶液为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液体量为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温度以39~41℃为宜,降温时用28~32℃,中暑病人用4℃生理盐水。
小量不保留灌肠: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溶液温度为38℃。选用“1、2、3”灌肠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或选用油剂,即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加等量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120~180ml.
保留灌肠溶液: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肠道抗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灌肠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
清洁灌肠:首先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灌肠数次直至排出液清晰无粪便为止。灌肠时压力要低,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每次灌肠的溶液量约500ml,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40cm.
推荐阅读:
【常见问题】2022年统考考生考研常见问题汇总!
【考研大纲】2022考研大纲陆续发布中 请收藏
【新课上线】2022医学考研-实战模考班 考前倒计时
以上就是“不同灌肠法有何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护理考研的政策动态、知识点汇总及备考经验都在医学教育网,请继续关注此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