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大体上可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并发症,医学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了以下有关糖尿病的并发症状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血管并发症
高糖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参与了糖尿病血管损伤,其中一氧化氮、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黏附因子水平异常[2]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3]是血管损伤的关键环节。
血管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可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前者主要指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其中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4]。后者主要包括肢端、肾脏、视网膜病变及继发的神经病变等。
动脉粥样硬化
人体的血管内膜非常薄,厚度仅相当于单个细胞的直径,是血管当中直接与血流接触的部分。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会刺激和损伤血管内膜,造成脂肪沉积。
一氧化氮等扩血管物质[5]释放减少,使血管内径变窄,血流受限,有利于血栓形成和引起斑块破裂。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血管性并发症,在高血糖、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共同作用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速度远快于血糖正常人群。
周围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导致外周组织,尤其是手和脚的供血减少。周围血管疾病的早期征象是走路时小腿疼痛[7],由小腿部血液供应不足、缺氧造成乳酸堆积所致,患者往往需要停下休息待疼痛消退后再继续行走,称为间歇性跛行。
周围神经病变
这主要是由外周血管硬化狭窄所致,血流减少不足以营养神经,神经开始萎缩,部分神经纤维死亡。
此外,高血糖时,糖分通过毛细血管到达神经纤维,部分被还原成山梨醇[8],后者迅速堆积,引起渗透压过高及干扰正常代谢,神经细胞皱缩,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下降。周围神经病变时,肢端的感觉功能进行性损伤,“手套袜子感”是典型的表现。
周围神经的危害主要在于患者局部失去知觉,即使遭受外力创伤也感觉不到,如鞋子顶脚、无意中踩到尖锐的物体、踢到石头等。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因素[9],糖尿病患者存在伤口愈合障碍,肢端的损伤如果并发感染可能迁延不愈,发展为“糖尿病足”。
一些病人中,周围神经病变还可引起肢端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甚至痒感)或感觉过敏(对冷、热刺激过于敏感)。为避免危险,感觉过敏的患者不应洗热水澡或取冰箱内的物体。
自主神经病变
与感觉神经类似,高血糖会损伤自主神经,典型表现是脚汗产生减少。手和脚的皮肤是各部位中最厚的,为避免皮肤干燥,手和脚的产汗量最多。每个汗腺都由自主神经纤维支配,自主神经损伤时,不能刺激排汗,足部皮肤开裂[10],给致病菌的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严重时形成坏疽。
自主神经病变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胃瘫。生理状态下,食物在胃中停留2~4小时,由自主神经系统启动搅拌过程,将食物打成食糜,幽门间断性开放将消化的食物排入小肠。自主神经损伤时,胃的搅拌功能和幽门开放减少,部分消化的食物不能进入下消化道,引起胃胀、胀气、恶心症状。
另有研究显示,心自主神经病变影响22%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自主神经病变起病隐匿,可长时间无症状,已被患者和医生忽视,但与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密切相关,其中50~75%的猝死源于恶性心律失常。
性功能减退
与生殖器官血流减少和神经病变有关。大约50%的男性糖尿病患者有勃起功能障碍。女性可有性欲减退、阴道干燥、性交痛。
肾功能减退
糖尿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高血糖引起肾小球滤过膜被破坏,使得大分子物质被滤过,出现蛋白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首要病因。
视网膜是眼睛的感光区域,小血管分布密集。糖尿病患者的这些血管管壁变脆,一旦破裂,血浆渗漏到视网膜中。暴露在血液中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迅速死亡,使部分视网膜的感光作用丧失,患者眼前出现“黑点”,随着糖尿病的进展,“黑点”区域扩大出现视野受限。眼底血管受损时,可释放生长因子诱发血管新生,但新生成的血管往往异常扭曲,加重视觉模糊。
以上信息由医学教育网编辑为您搜集整理,关注医学教育网了解更多糖尿病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