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腔执业医师【口腔修复学】考试资料:牙列缺失病因及影响,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如下,希望对大家备考2020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有所帮助!
【口腔修复学】牙列缺失病因及影响
牙列缺失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或(和)下颌牙列全部缺失。无牙颌是指牙列缺失后的颌骨。
牙列缺失是发生在口腔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导致牙列缺失最常见的两个病因为龋病和牙周病,此外,全身疾病、外伤、不良修复体,发育异常等。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1.骨组织的改变牙齿缺失后,牙槽骨所受功能刺激的方式改变,牙周膜的骨形成能力及神经感觉能力丧失,牙槽骨代谢能力下降,导致牙槽突骨质的改建和吸收,形成牙槽嵴。
牙槽嵴的吸收速度与牙齿的缺失原因、缺牙时间、骨质致密程度、牙槽嵴受力情况,以及患者全身健康与骨质代谢情况有关。牙周病导致的牙列缺失往往伴随明显的牙槽嵴吸收。牙槽嵴骨组织改建的程度在拔牙后前3个月内变化最大,6个月时拔牙窝完全愈合,骨吸收速度显著下降,拔牙后2年吸收速度趋缓,平均吸收速度约为每年0.5mm,缺牙时间越长,牙槽嵴吸收越多。
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有关,上颌牙槽嵴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疏松,外侧骨板吸收较内侧骨板多,牙槽嵴吸收的方向为向上向内。而下颌牙槽嵴内侧骨板较外侧骨板疏松,内侧骨板吸收较外侧骨板多,牙槽嵴吸收的方向为向下向外,结果上颌弓的外形逐渐缩小,下牙弓外形逐渐变大。久而久之,导致上下颌牙槽嵴前部和后部空间位置关系的不协调。此外,由于下颌牙槽嵴承托(牙合)力的区域面积仅约为上颌的50%,因此下颌牙槽嵴单位面积受力较大,下颌牙槽嵴的平均吸收速度是上颌的3——4倍。
Atwood根据无牙颌牙槽嵴的形态,将牙槽嵴吸收程度分为四级:
一级:牙槽嵴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者;
二级:高度降低,尤其是宽度明显变窄,呈刀刃状的牙槽嵴;
三级:高度明显降低,牙槽嵴大部分吸收而低平者;
四级:牙槽嵴吸收达基骨,牙槽嵴后部形成凹陷者。
2.软组织的改变随着牙列缺失和患者年龄增大,口腔软组织将出现退行性和增龄性改变。比如,咀嚼黏膜上皮变薄,失去角化层,弹性差,黏膜下层疏松,转化为非咀嚼黏膜,而且敏感性增强,易感疼痛,易受损伤。肌肉松弛,肌张力和弹性降低。此外,还可能有味觉功能减退和唾液分泌减少、口干等问题出现。
随着牙槽嵴高度降低,前庭沟及口底深度变浅,口腔内空间增大,舌体失去牙和牙槽嵴的限制而变得肥大。唇颊部组织失去支持而向内凹陷,丰满度差,鼻唇沟加深,面部皱纹增多。面下部1/3距离变短,口角下垂,面容苍老。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对应知识点习题测试!(第二阶段已上线)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修复学】考试资料:牙列缺失病因及影响”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口腔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