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是口腔医师考试中涉及的考点内容,为帮助大家掌握相关知识点,医学教育网编辑将由网校专业老师整理的这篇“【专业原创】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医师考试要点梳理”分享给大家,详情如下: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酵母样真菌。包括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白念珠菌类星形变种、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虽然健康人可带有念珠菌,但并不发病,当宿主防御功能降低以后,这种非致病性念珠菌转化为致病性的,故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
在临床表现上,分为假(伪)膜型念珠菌病、急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口干、发黏、口腔黏膜烧灼感、疼痛、味觉减退。主要体征为舌背乳头萎缩、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的白色凝乳状斑膜、口腔黏膜发红、口角湿白潮红、白色不规则增厚、斑块及结节状增生。糜烂较少见,仅见于口角及极少数唇红部,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皲裂及糜烂。发病的主要部位是舌背、口角,约占80%。
(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
(2)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又称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后及HIV感染者,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放化疗后。黏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黏膜多见,严重时舌背黏膜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腭及口角也可有红色斑块。
(3)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又称为义齿性口炎,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的腭、龈黏膜。
(4)念珠菌口角炎:特征是常为两侧罹患,口角区的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邻近的皮肤与黏膜充血,皲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
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2%-4%碳酸氢钠溶液,氯己定,西地碘,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霜,酮康唑溶液。
(2)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氟康唑,伊曲康唑。
(3)支持治疗: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
(4)手术治疗:对于念珠菌白斑中伴上皮异常增生者,应定期严格观察白斑的变化,定期复查,若治疗效果不明显或为中度以上上皮异常增生者,应考虑手术切除。
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
(1)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
(2)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授乳前,最好用氯己定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
(3)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裂,改正舔唇的不良习惯。
(4)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念珠菌并发症发生。
编辑推荐: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实际技能0元精选体验课【2019年】开通!
重磅推荐!每天5分钟,100天轻松掌握口腔执业医师重要考点!
2019年口腔执业医师20个考试科目复习备考思路+考点汇编精讲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56个章节考点备考复习笔记汇总
口腔执业医师技能操作基本急救技术得分点!
“【专业原创】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医师考试要点梳理”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口腔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