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 检验理论 > 正文

同工酶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临床应用是什么?

同工酶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临床应用是什么?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22

分布特点: 

(1)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如LD1主要分布在心肌,LD5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肌。 

(2)细胞内定位不同,有诊断意义的主要是线粒体同工酶。 

(3)有些同工酶在不同发育阶段类型不同。

临床应用: 

同工酶的检测比单测总酶活性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可根据同工酶的变化来推测受损的组织或器官。 

心肌有损伤时虽然可有总LD活性上升,但诊断意义不大,如果LD1活性上升,且LD1>LD2则说明有心肌疾病。 

(2)可判断某些疾病的程度和预后。

用的较多的是线粒体AST,此酶较难进入血清,但当肝病变严重、细胞坏死时,线粒体同工酶可进入血中使其升高,对判断疾病的程度和预后都有帮助。 

同工酶亚型:有些同工酶在从组织进入体液后,可进一步分化为几个不同的类型,即同工酶亚型。CK-MB的亚型有MB1、MB2,CK-MM的亚型有MM1、MM2、MM3。这些亚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溶栓效果的判断都优于CK-总酶和同工酶。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同工酶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临床应用是什么?”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检验职称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