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答疑周刊》2016年第25期

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答疑周刊》2016年第25期:

1.【临床检验基础】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

A. 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B. 血浆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C. 血清缺少凝血酶

D. 血浆缺少凝血酶

E. 血清缺少纤维蛋白

【答案】A

【问题】B不对吗?

【解答】血清与血浆的差别是:血清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等。

2.【临床血液学检验】

下列哪种原始血细胞核染色质呈纤细、疏松、网状

A. 原单核细胞

B. 原红细胞

C. 原粒细胞

D. 原淋巴细胞

E. 原巨核细胞

【答案】A

【问题】其他的不对吗?

【解答】原始单核细胞的核染色质纤细,呈疏松网状;原始红细胞的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始粒细胞粗而密;原粒细胞的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排列均匀,无浓集;原淋巴细胞的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但比原粒细胞稍粗,排列匀称;原巨核细胞的核染色质呈粗大网状,排列紧密。

3.【临床化学】

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错误的是

A. 免疫浊度测定本质上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

B. 是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化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原定量检测

C. 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

D. 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

E. 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如形成抗体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答案】B

【问题】其他的怎么错了?

【解答】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因此,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答疑周刊》2016年第25期(word版本下载)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