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021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实践综合考点与试题”相关内容,相信参加2021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各位考生都在学习,为方便大家掌握,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发热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发热
1.发热的病因——以感染性发热为主。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急、慢性传染病。
(2)非感染性发热
①风湿性疾病;②恶性肿瘤;③无菌性组织坏死;④内分泌及代谢疾病;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⑥物理因素:如中暑、日射病、放射线病等;⑦变态反应:①药物热;②溶血;⑧其他: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可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热、神经功能性低热、原发性低热。
2.发热的发病机制
(1)致热源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2)非致热源性发热
3.发热的分度:分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
4.发热的临床分期
①前驱期;②体温上升期;③高热期;④体温下降期。
5.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
①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肺炎和伤寒等;②弛张热:因常见于败血症,故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而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除见于败血症外,还可见于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和化脓性炎症等;③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骤降至正常,经过1天至数天后,又骤然升高,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④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交替发作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⑤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骤然升高,持续数天后又骤降,如此反复发作。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等;⑥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炎等。
【进阶攻略】
该知识点考核最多的就是热型的意义,多为A1型题和B型题。简单了解发热分度及病因。思维程序:
1.是否为感染性发热;
2.如为感染性发热,要分析病原体是什么;
3.确定感染部位;
4.是否为结缔组织病发热;
5.是否为肿瘤性发热;
6.是否为药物热;
7.关于诊断性治疗;
8.如何处理。
【易错易混辨析】
稽留热: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弛张热: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自发病起发热可分为四个期,除外
A.前驱期
B.低热期
C.体温上升期
D.高热期
E.体温下降期
2.对于发热的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热:温度为37.3-38℃
B.中等度热:温度为37.8-39℃
C.高热:温度为39.3-40℃
D.超高热:温度为40℃以上
E.低热:温度为36.7-38℃
3.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所致的发热见于
A.中暑
B.脑膜炎
C.大叶性肺炎
D.脱水
E.脑血栓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B
【答案解析】发热的临床过程自发病期可分为前驱期、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无低热期。请了解该知识点。
2.A
【答案解析】低热:温度为37.3-38℃;中等度热:温度为38.1-39℃;高热:温度为39.1-41℃;超高热:温度为41℃以上。
3.A
【答案解析】“B”、“C”两项,引起发热主要是病原体所致,属于感染性发热;“D”项脱水引起发热属于内分泌、代谢障碍所致;“E”项血栓引起发热属于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所致;中暑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
编辑推荐:
【面授大事件】专业师资汤以恒2021临床医师全国现场巡讲---石家庄站
新课尝鲜!2021临床助理医师叶冬《医学心理学》新课开始更新(附试题)
2021年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公布!附下载!
2021年全国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报考政策+备考指导常见问题解答!
2021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基础人文】中八大科目常见高频试题汇总!
以上关于“发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021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实践综合考点与试题”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