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点:子宫腺肌病病因

热点信息推荐

准 考 证> 冲刺干货> 技能成绩>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点:子宫腺肌病病因,相信是考生们关注的事情,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考试重点内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

一、概念与病因

(一)概念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

异位内膜组织多在子宫肌层内弥漫性生长,亦可局限性增生形成团块,后者称为子宫腺肌瘤。多发于30~50岁经产妇,约15%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病因

目前认为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基底层可能受某种尚未明了的刺激因子的刺激,使其向子宫肌层内生长或内陷所致,其发病机制与内异症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差。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与本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敲黑板】

子宫腺肌病病因:“煽风点火”

内膜损伤——“点火”;雌激素——“煽风”

二、病理特征

(一)巨检

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但很少超过12周妊娠子宫大小。子宫内病灶一般为弥漫性生长,且以后壁居多,故后壁较前壁厚。剖开子宫壁可见其肌层明显增厚且硬,在肌壁中见到粗厚的肌纤维带和微囊腔,腔中可见陈旧血液。少数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类似肌壁间肌瘤,称为子宫腺肌瘤。其与子宫肌瘤的区别是外面无包膜,腺肌瘤与周围正常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不能剔除。

(二)镜检

子宫肌层内有岛状分布的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为其特征。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约1/3的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

1.痛经 约30%患者有继发性痛经,其特点为进行性加重。部分患者呈经前或经后某一固定时间内下腹疼痛,且疼痛逐渐加重。异位内膜出血使PGF2α合成增加刺激子宫的兴奋性也可引起痛经。

2.月经异常 约半数患者出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

3.其他症状 可有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痛。增大的子宫刺激和压迫膀胱出现尿频等。早期流产的发生率增加。

(二)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地硬并有压痛。经期子宫体较平时增大,压痛更加明显。

四、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本病易与子宫肌瘤混淆,有时两者并存。B型超声、CT、MRI有助于鉴别。

B型超声:最常用,表现为子宫增大,边界清楚,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

CA125:可轻度升高,子宫切除后约1个月降至正常。

【敲黑板】

做题技巧:

痛经+盆腔内痛性包块:如子宫后、附件区=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子宫:大、硬、结节=子宫腺肌病

五、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和症状而定。

(一)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本病的有效药物。孕激素治疗无效。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期及症状较轻患者可试用GnRH-a治疗,也可试用达那唑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

(二)手术治疗

症状严重、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卵巢去留取决于卵巢有无病变和患者年龄。

【经典例题1】

女性,37岁。G2P0。3年前出现痛经,伴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需服强止痛药,效果较差。妇科检查:子宫后倾位,妊娠8周大小,质硬,活动差,子宫后壁及直肠子宫陷凹处可扪及3个结节,质硬,触痛明显。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肌瘤

B.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C.子宫内膜异位症

D.子宫腺肌病

E.子宫内膜癌盆腔转移

(2)本例确诊后的处置应选择

A.手术治疗

B.放射治疗

C.镇痛药物治疗

D.性激素治疗

E.化学药物治疗

【参考答案】 1.B、A

推荐阅读:

【大汇总】临床医师考试中一定会用到的公式30个,速记!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应试小技巧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分值预测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内、外科复习要点及预估分值占比

以上是”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点:子宫腺肌病病因“的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预祝考生顺利通过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4年课程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