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精神科护士的心声
2011-03-01 13:58 来源:医学教育网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愿意干这个岗位的,可总得有人来干这个活儿吧。”
9月28日,冷空气刚刚经过大连,天气晴朗,海风清新。走进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第215临床部的大院,一幢幢白色欧式建筑干净、整洁。站在楼下,门窗上的铁栅栏、窗户后面若隐若现的呆滞面孔提醒人们:这是专门收治精神病人的医院。
走进楼内,一股奇怪的臭味飘散过来。本刊记者在病房看到,十几个病人或坐或卧,离记者最近的一个病人,双手抱膝蜷缩在床上一动不动,胳膊上隐隐可见大片的伤痕。医生告诉记者,这位病人入院前曾发病跳楼,伤口尚未痊愈。前两天,有病人突然打了护士一个耳光,那位护士哭了几个小时。因为工作环境特殊,年轻护士走马灯似地换。
袁辽荣在这里已工作了整整23年。“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愿意干这个岗位的,也动摇过,”袁辽荣现是临床部心理二科护士长,她对本刊记者说,“可总得有人来干这个活儿吧。换位思考吧,如果我是患者家属呢?”
被夺去“初吻”
1987年,袁辽荣22岁,毕业分配到原第215医院精神科担任护士。
袁辽荣在一次病区巡护中,被一个病人从后面死死抱住亲了一口,被夺去“初吻”。“我当时是小姑娘,这件事对我伤害很大。”袁辽荣说。
1988年,袁辽荣结识了现在的丈夫王军。王军去了袁辽荣的医院,他回忆说:“那时医院条件没有这么好,不是人呆的地方,真是铁门铁窗,还三班倒。”
袁辽荣怀孕了,有一天,一名躁狂病人病情发作,袁辽荣在与同事一道约束病人时,腰被病人踢了一脚,幸好没有引起严重后果。
“被病人袭击是科里的常事。”袁辽荣说,“刚到科里,老护士教导说,一定要贴着墙走,跟病人说话,双手抱胸,万一被袭击,还能挡一把。”
“我们经常被病人骂,都骂你八辈儿祖宗了,这些事我很少和家人说,都是和好朋友说。有一次病人骂了我小半夜,我真要崩溃了,马上给好朋友打电话。”
袁辽荣和同事在病区,每15分钟就要查一次房,“连犄角旮旯、厕所都要查,曾经有病人在那里躲着”。她同时还要检查病房的安全设施和可能被病人藏起来的危险物品。
“我们科有个叫齐善华的老护士,有一次她被病人袭击,手被咬掉了一块肉,她先问,病人怎么样了。我特别佩服她,遇到困难就先想到她。”
“有的病人诗写得老好了”
午后阳光最明媚的时候,病情稳定的病人被组织到户外活动。几十个病人正排队唱歌,医护人员指挥,病友领唱,唱的是《当兵的人》。还有一个病人写了一首关于第215临床部的歌。
院内操场上,有病人在打篮球、跳绳。
“声乐疗法”、“运动疗法”都是有袁辽荣特色的“袁式疗法”。
袁辽荣还有一个“乡音疗法”。
“有一个四川籍病人住院,一开始不吃不喝,我特别着急,想拉近一下距离,让他开口吃饭,就学了一句四川话,‘我是你老乡’。那个病人听了,眼睛一亮。”袁辽荣说,“我模仿能力很强,听别人说几句就能学,有时也被人识破,病人好了以后就明白了。”
袁辽荣相信,“你对病人发自内心的爱,一定会感动他。”
有个病人入院前是个干部,袁辽荣觉得他“挺有管理能力”,让他帮助负责病房管理,病人很积极,病房内务焕然一新。
袁辽荣觉得很多精神病人都很聪明。“有的病人诗写得老好了。”她笑着说。记者见到一位已出院的病人,他打算把在医院的故事写成小说。
偏见袁辽荣说:“一般人听说精神病人,就觉得可怕,是个累赘,躲着不往家里接。病人有的不讲卫生,有的会出现打、砸现象,家里人觉得烦。”
215临床部心理二科科主任邹凤对本刊记者说:“这里大概有30%的病人,想出院出不去。”
“好多病人出院后找不到工作,受到刺激又会犯病。”袁辽荣说。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42岁,1999年住院到袁辽荣的科室接受治疗,从1999年到2007年,先后住院四五次。其间也曾外出工作,受到刺激病情复发。刘女士说,她的儿子正在办理病退手续,“不工作了,也不想让原来的圈子总说他(患病)这个事”。
社会公众对精神病人的“排斥”也影响到精神科医护人员。“有人说,在精神科时间长了也是精神病。”袁辽荣叹道。
袁辽荣今年45岁,工作23年间,一同分配到215医院的6名同事已经先后调走,同期毕业的161位同学仅剩她一人还在从事精神病人护理工作。
袁辽荣感慨,特殊的工作环境、较低的工资待遇,年轻护士流动性很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重度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只有20%到医院就医,另外80%流散在社会中。
“我希望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存有偏见。”袁辽荣说,“要在经济上对治疗给予补偿,对病人的家人进行指导,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还要多培养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