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 答疑精选 > 正文

消化道感染菌中侵袭性最强的是什么

【提问】消化道感染菌,其中侵袭性最强的是?

A 金葡菌

B EIEC

C ETEC

D 霍乱弧菌

E 产气荚膜梭菌

另,请问EIEC和ETEC是什么菌的缩写?

【回答】学员zhulin336699,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大肠埃希氏菌有下列五个病原群

①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属毒素型致病菌。是散发性或暴发性腹泻、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病原菌,亦能从水或食物中分离到。人类中ETEC的主要血清群为O6、O8、B15、O25、O27等。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和毒力因子。ETEC的肠毒素有不耐热和耐热两种;毒力因子包括菌毛和毒素。ETEC的细菌进入肠道后,首先依靠菌毛在肠上皮细胞定居,然后分泌毒素,造成液体蓄积,引起病变。潜伏期为6~48h,临床症状可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的霍乱样腹泻,腹部痛性痉挛,恶心,较少呕吐及发热。

②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属感染型致病菌。是引起流行性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见。不产生肠毒素。病菌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粘膜表面大量繁殖,粘附于微绒毛,导致刷状缘被破坏、微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造成严重腹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和腹部痛性痉挛。

③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 coli,EIEC)属感染型致病菌。有侵袭力,较少见,主要侵袭较大儿童和成人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并生长繁殖而导致发病。临床症状等与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相似,腹痛,发热,腹泻呈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故曾称志贺样大肠杆菌(Shigelloid E. coli)。EIEC不产生肠毒素,能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菌死亡崩解后释放出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和溃疡,导致腹泻。

④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EHEC)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杆菌(verotoxigenic E.coli,VTEC),属毒素型致病菌。主要血清型是O157∶H7;O26;O11等,EHEC的致病因子主要有菌毛和毒素,有极强的致病性,病菌进入消化道后,由紧密粘附素介导与宿主末端回肠、盲肠和结肠上皮细胞结合,然后释放毒素,引起血性腹泻。该毒素能使vero细胞产生病变,故称vero毒素;又因同志贺菌的毒素相似,亦称志贺样毒素(shiga-like toxin, SLT);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后至发病的潜伏期为1-10天,通常3-4天。患者大多数为急性起病,常突然发生剧烈腹部痛性痉挛和非血性腹泻,数天后出现血性腹泻,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

⑤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 coli,EaggEC)主要感染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和AIDS患者。引起机体持续性腹泻,脱水,偶有血便。不侵袭细胞。可产生毒素和粘附素。损害肠细胞外毒素,引起小儿顽固性腹泻。

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这些菌株统称为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 coli)。其致病因子有粘附素、毒素、LPS、荚膜、血清抵抗因子等。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追问】同上

【回答】学员zhulin336699,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消化道感染菌,其中侵袭性最强的是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问题所属科目:卫生资格初级(师)考试---(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