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整理中西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三站题库题目,供广大考生练习。
1、绝经诸证的诊断要点:
答:绝经前后诸证是指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与绝经有关 的证候,如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潮热面红;或面目、下肢浮肿,纳呆便溏;或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等等。这些证候往往因人而异,轻重不 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数月、半年,长者可迁延数年亦称经断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2、咳嗽的辩证要点:
答:1.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它脏见证。
2.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实,而内伤咳嗽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阴津亏耗咳嗽则属虚,或虚中夹实。另外,咳声响亮者多实,咳声低怯者多虚;脉有力者属实,脉无力者属虚。
3、痹证的治疗原则:
答:痹证以风、寒、湿、热、痰、淤痹阻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兼顾“宜痹通络”
4、心悸的治疗原则:
答:心悸虚证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并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 实证常因于痰饮、瘀血等所致,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并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临**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之多 少,攻补兼施,或以攻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
5、虚劳的治疗原则:
答:对于虚劳的治疗,以补益为基本原则。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6、胸痹的症治分类:
答:1.心血瘀阻证: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2.气滞心胸证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胸脘满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3.痰浊痹阻证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4.寒凝心脉证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5.气阴两虚证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疲倦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恍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6.心肾阴虚证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苔,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7.心肾阳虚证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恍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7、消渴病的分类:
答:消渴病分上、中、下三焦病变,上消:肺热津伤;中消:胃热炽盛;下消:肾阴亏虚。
8、胁痛的常见症型:
答:胁痛分湿热浊邪阻络、肝火攻冲、气滞血瘀、痰湿壅阻、肝阴虚损、脾气下陷(阴损及阳)等症型,此外胆胀胁痛,陈发性加剧,伴畏寒发热之急性胆囊炎及胆虚胁痛之慢性胆囊炎。
9、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要点:
答:痢疾与泄泻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泻下稀薄或赤白黏冻、泻下爽利与否、里急后重之有无、泻下有无脓血。
10、黄疸最主要的临床依据和急黄的治法和常用药:
答:黄疸最主要的临床依据为皮肤、眼目黄染及小便叟黄。急黄的治法为清热利湿、健脾袪黄;常用的药物有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