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五官科护理 > 正文

五官科护理:慢性中耳炎的预防和治疗

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是一个重要的传音器官,中耳感染主要引起传导性耳聋。中耳通过非常薄的骨壁和两个窗膜与颅内及内耳相通,通过咽鼓管与鼻咽腔相通。所以外耳道的炎症、鼻腔、鼻窦及鼻咽部等上呼吸道的感染均可造成中耳炎。治疗不当或不治疗还可引起内耳及颅内感染。

儿童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其咽鼓管的解剖特点更易使鼻部感染引入中耳,造成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及化脓性中耳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人最初的临床表现为耳部闷胀感、耳疼、听力下降等症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还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流脓、流水,可迁延数年至数十年。严重者可出现眩晕、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及面瘫等症状。这些现象提示慢性中耳炎出现了颅内和颅外并发症,病情危重。胆脂瘤型中耳炎早期临床症状相对隐蔽,由于鼓膜穿孔部位高,脓液排出不畅,患者仅诉偶有耳流脓,时头痛,渐进性听力下降。同时胆脂瘤上皮堆积对骨质的破坏性很大,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颅内、颅外并发症。

夏季是外耳道炎、中耳炎的高发季节,医生建议在伤风感冒时不要用力擤鼻,应早期鼻腔点药及全身用药;不要用不洁的锐器(如火柴棍、发卡等)掏耳;游泳前要常规体检,清除耳道内栓塞的耵聍,防止其遇水泡涨后引发急性外耳道炎。慢性中耳炎或鼓膜穿孔者不要游泳。应积极治疗中耳炎,包括耳的局部清洗、点药及必要时全身抗生素的应用。长期耳流脓者突然流脓减少或出现脓血性分泌物,伴有头痛、发热、眩晕、面瘫等症状者应尽早到专科医院就诊。必要时做影像学和听力学检查。慢性中耳乳突炎的早期治疗不但可减少并发症还可以保存良好的听力。胆脂瘤型中耳炎和骨疡型中耳炎则应手术治疗。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病灶,根据病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术式,同时尽可能地完成听力传导的重建,包括人工听骨和鼓膜修补等手术。使病人在祛除病灶的同时得到一个较好的听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