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癌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又称颅内肿瘤,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脑瘤的发生率约为1.9~5.4人/(年·10万人),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各年龄段都可发病,其中以20~40岁居多,其病变部位及病理性质随年龄而有差异,如6个月以下的婴儿,75%脑瘤在幕上,1岁以上幕下肿瘤发生率增高,16岁以前后颅窝肿瘤约占2/3;中年后胶质瘤、垂体瘤发生频率增高;老年人以胶母细胞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和转移性瘤占80%~90%.男性罹病约占55%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传统医学虽无脑瘤的病名,但对脑瘤的症状及其成因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曰:“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灵枢·九针》曰:“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至宋代《圣济总录》已明确指出:“瘤之为义,留滞不去也……乃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初为小核,浸以长大。”对脑瘤的专论,如《中臧经》曰:“头目久痛,卒视不明者,死。”这可能是脑瘤患者始见头痛,继之目盲,不治而死的具体症状。《张氏医通》中对“脱营”者的描述:“始发之时,见证甚微……逮至肿大硬痛,盘根错节已极……与乳岩同源异派”,也系胂瘤渐次肿大,压迫症状丛起的描述。传统医学对脑瘤的治疗具有缓解症状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扶正消瘤的治则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已发现有使脑瘤萎缩变小的苗头,脑瘤行手术切除后运用中医药调理康复,目前已趋向作为常规治疗措施。
脑瘤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基于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分别归属于“头痛”、“呕吐”、“目盲”、“癫痫”、“眩晕”、“痿症”等范畴,也归属于“症瘕”、或“岩”(癌)的病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