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药材 > 正文

南江金银花生产情况

基地建设

在推进产业基地方面,该县打破行政区划,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发展思路,以扶贫重点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退耕还林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重点,纵深推进村与村、乡与乡金银花产业规模发展,形成了“三线一圈”(野正线、元台线、下关线)的总体布局。严格按照金银花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对新建基地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规格、统一施肥、统一管理。对原有不规范的老基地,通过疏株、补植、更换品种等多种途径进行规范化低产改造。并积极改革种植模式。借助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退耕还林套作银花、田坎地边间作银花、示范样板净作银花三种模式,确保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稳定扩大银花种植面积。到2007年全县累计栽植金银花面积达到23.4万亩,投产面积11.6万亩,年产干银花3610吨,加工金银花茶310吨,金银花露800吨,实现产值1.2亿元,产区花农人均收入增加468元。到2011年,共建成兴马乡木罗村、鸡公嘴村、赤溪乡活水村等35个专业示范村。全县累计栽植金银花面积26万亩,投产10多万亩,年产干银花765万公斤,加工金银花茶39.5万公斤、金银花露500万公斤,实现产值2亿多元。成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县”、“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60强县培育县”、“全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金银花基地县”。

技术指导

在种植技术方面,一是筛选主推品种。与省农科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药材研究所等有关单位合作,深入全县48个乡镇,采集360多个金银花品种标本,对南江金银花生长特性、内含物反复测定,最终筛选确定了细毡毛忍冬作为南江金银花主推品种。二是开展课题研究。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课题研究,马逾英教授亲临南江县指导,协同完成了南江金银花生境考察、采收加工贮藏方法研究等工作,形成了完整的科研资料。三是制定技术标准。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将南江金银花列入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计划,该县聘请了四川省农科院、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编制了南江金银花系列标准,并先后被采纳为省级行业标准和市级地方标准。

产品销售

为打开产品销路,该县一是拓宽流通渠道。成立了特产协会,建成了3个乡级银花专业市场,在成都、重庆、西安、广元、达川、巴中、汉中等省内外7个城市建代销点5个、联络处2个,设营销专柜200多个。二是畅通信息网络。制作了金银花网页,在互联网上发布供求信息1000多条,外销总量达到560多吨。“南江金银花”的知名度逐步得到了提高。2007年南江药用金银花由上年的22元/公斤上涨到了34元/公斤,全县药用银花增值达到1.1亿元。三是开放绿色通道。个体商贩、运输大户也是营销的桥梁,县委县府出台优惠政策,凡是专门从事银花贩运的商贩、运输大户,一律免受路桥费,优先办理相关证照,适当减免相关费用。

产品开发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对原专门从事食用油加工营销的巴山植化厂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各企业业主们纷纷加入到银花产业开发领域,2006年四川省米仓山林业集团组建了南江金银花饮料加工厂,年加工金银花饮料5000吨。二是改进加工工艺。在药用银花加工上主要突出三改:一改“炒青”为“蒸青”,将用铁锅等器具炒青改为蒸汽杀青;二改晾晒为烘烤,将原能耗高、效率低的传动式机烘改为烘房烘干;三改“花采”为“蕾采”。三是开发系列产品。2001年5月成功研制出了南江金银花“茶”,随后又研制生产了金银花瓶装和罐装饮料,利用金银花藤叶提取高浓度的绿原酸。通过精深加工,效益逐步凸显,仅金银花加工一项,产区户均增值就达1570元。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