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01 > 正文

川贝母的介绍

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

药材特征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白炉贝)或浅棕黄色(黄炉贝),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主要化学成分

川贝商品较复杂,从商品川贝中分出贝母丙素(Fritimine)。甘肃贝母含岷贝碱(Minpeimine)及岷贝分碱(Minpeiminine)、青贝碱(Chinpeimine)。芦贝中含芦贝碱(Fritiminine)。

功效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3~9g;研末冲服一次1~2g。

【英文名】BULBUSFRITILLARIAECIRRHOSAE

【拉丁名】BulbusFritillariaeUninbracteatae

【别名】贝母、川贝、贝壳母【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Maxim.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Franch.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鉴别】

本品粉末类白色。

松贝、青贝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平整或略作分枝状,直径5~64μm,脐点短缝状、点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圆形或扁圆形。螺纹导管直径5~26μm。

炉贝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脐点人字状、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可达64μm。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

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①《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②《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顶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③《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

⑤《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

⑥《本草会编》:“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症。”

⑦《本草正》:“降胸中因热结胸及乳痈流痰结核。”

⑧《本草述》:“疔肿瘤疡,可以托里护心,收敛解毒。”

【用法用量】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成药: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至宝锭、蛇胆川贝胶囊、贝母瓜蒌散。

药膳:川贝冰糖汤、川贝酿梨。

【摘录】《中国药典》

【概述】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由于川贝母不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因此,在许多治疗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症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制剂中都有川贝,如蛇胆川贝露、川贝枇杷露等,这样会增强治疗疾病的效果。

【来源】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Maxim.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Franch.

【药用部位】干燥鳞茎。

【历史沿革】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曰:“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喉痹乳难,金疮风痉。”陶弘景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1.卷叶贝母鳞茎含生物碱:川贝碱(fritimine)、西贝素(sipeimine).

2.暗紫贝母鳞茎舍生物碱:松贝辛(songbeisine),松贝甲素(sonbeinine).还含蔗糖(sucrose),硬脂酸(stearicacid)、软脂酸(palmit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

3.棱砂贝母鳞茎含生物碱:棱砂贝母碱(dela一vlne)、棱砂贝母酮碱(delavinone)、川贝酮碱(chuanbeinone)、棱砂贝母芬碱(delafrine)、棱砂贝母芬酮碱(delafrinone)、(22R,25S)-茄啶-5一烯-3β,5α,6β-三醇[(22R,25S)-solanid-5-enine-3β,5α,6β-triol]、贝母辛碱(peimisine)、西贝母碱(imperialine)即是西贝素,川贞碱、炉贝碱(fritiminine).

4.甘肃贝母鳞茎舍生物碱:岷贝碱甲(minpeimine)、岷贝碱乙(minpeiminine)、川贝酮碱、棱砂贝母酮碱、西贝素.

【理化鉴别】

1.试管反应:取粉末2g,加2%的醋酸10ml,振摇,过滤,取滤液5ml,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橙黄色沉淀;另取滤液5ml,加20%硅钨酸试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生物碱反应).

2.薄层层析

样品液:取粉末10g,加浓氨溶液2.0ml与氯仿20ml,涡旋,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溶解,供试.对照品液:取贝母碱,异贝母碱、去氢贝母碱、西贝素、川贝酮、平贝碱甲加氯仿溶解制成约每毫升含0.5mg的溶液,供对照.展开:硅胶G薄层板(F254),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溶液(85∶10∶5)展开.显色:取出晾干,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棕黄色斑点.

3.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贝母鳞茎(或叶)适量,按DNA提取方法提取模板DNA,以5S-rRNA为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分别进行克隆、测序或酶解,结果表明:川贝母和浙贝母的5S-rRNA空间区的DNA序列区别明显,与其它贝母比较,川贝母在22-35和230-240的序列是特有的,而在130-135的序列与浙贝母等其它贝母不同.二者的EcoRI酶切位点也区别明显.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