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性病艾滋病 > 正文

美国功能性治愈艾滋病意义多大?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美国一个医疗研究小组3月3日宣布,经其治疗,一名出生时就因母婴传播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两岁半女童已基本痊愈,停药近一年来未见感染。这个全球首例艾滋病“功能性治愈”让世人都在问:艾滋病能治愈了吗?

意外成功源于医生胆大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专家称,这名女婴的母亲孕期未作体检,在生产时才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在产妇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对新生婴儿用一到两粒药片,以预防感染,待确诊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才正式对其治疗。由于该产妇怀孕时没有服用预防母婴传播的药物,在婴儿出生30小时后,59岁的主治医生汉娜?盖伊大胆决定,将该女婴作为感染者,把用药量加大到3片。

结果证明盖伊的大胆决定带来了重大突破。在婴儿出生29天后,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经检测不到。在随后18个月内,盖伊继续对她进行抗逆转录治疗,直至2012年1月。当时患儿已经1岁半,其母亲不知何故不再带她进行治疗。到了2012年秋天,医院才找到病人,盖伊团队当时认为,孩子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数量肯定已经回升。但多次检查显示,孩子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阴性,常规血检也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此后,专家又对婴儿作了更高灵敏检查,结果只发现少量不能导致重新感染的艾滋病病毒遗传物质。这名女童此后一直没有接受治疗,但身体状况良好。盖伊认为,现在女孩已没有治疗的必要。

体内仍残留有艾滋病病毒遗传物质表明,该女童的艾滋病并非完全根治,只是“功能性治愈”,即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也难以用常规血检查出患者携带有艾滋病病毒。

影响深远的一小步

此间专家指出,根除艾滋病病毒在当前还做不到,此次“功能性治愈”病例对于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治疗意义重大,但对整个艾滋病研究的影响还很难断言。该病例报告的主笔、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中心专家珀萨乌德说,如果能够将治愈经验推及其他婴儿患者,对全球艾滋病控制将产生巨大影响。

主治医生盖伊的最大贡献在于,她似乎找到了对婴儿更有效的用药时机。盖伊认为,治疗时机可能是这次成功治愈的关键,相比于药物品种与剂量,医疗界应更重视用药时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目前的指导标准,对于感染艾滋病病毒母亲所生的婴儿,应在确定婴儿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前,以每日适量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连续治疗四到六周。如果婴儿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阳性,可进行更积极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没有要求在婴儿出生后就采取更积极的药物疗法,原因之一是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表示,该女婴的“功能性治愈”只是一个病例,其疗法还需要通过多次重复来验证。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不会改变现行的相关指导标准。

艾滋病控制任重道远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全球报告》,全球每天有近1000名婴儿出生时就带有艾滋病病毒。2011年,全世界新增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33万人,且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

母亲未作产前检查目前在美国极为鲜见。大部分儿童感染艾滋病源于围产期感染,即母亲在怀孕、生产或哺乳期将病毒传播给孩子。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婴儿感染艾滋病的案例下降了90%,这主要得益于孕妇定期检查。如果孕妇被确诊携带艾滋病病毒,医生会进行预防性干预,多数情况下能够控制病毒。而在发展中国家,控制母婴传播渠道就不那么容易,携带病毒的孕妇不大可能有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来防止传染。如在西非和中非地区,只有23%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在北非和中东地区,这一比例才3%.在这些地区,孕期检查的技术水准也较低。

专家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患者来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很昂贵,但在婴儿时期进行一两年的这种治疗,要远比终生治疗的费用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