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常见肺部的听诊音

常见肺部的听诊内容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须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支气管呼吸音

为呼吸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如同将舌抬起经口呼气所发出的“ha”的声音。支气管呼吸音调高,音响强。吸气呼气相比,呼气音较吸气音音响强、音调高且时间较长。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为呼吸气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所致。吸气时气流经支气管进入肺泡,使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肺泡呼吸音很像上齿轻咬下唇吸气时所发出的“fu”的声音,为一种柔软吹风样性质,音调较低,音响较弱。吸呼气相比,吸气音比呼气音间响强、音调较高且时间较长。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部位外其余部位均闻及肺泡呼吸音。

低调干啰音

又称鼾音。音调低,其基音频率约为100-200Hz,如熟睡中鼾音,多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

粗湿啰音

又称为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在吸气早期。见于支气管扩张、严重肺水肿及肺结核或肺脓肿空洞。昏迷或濒死的患者因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于气管处可听及粗湿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谓之痰鸣。

中湿啰音

又能称为中水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的中期。见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等。

细湿啰音

又称为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常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淤血和肺梗死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