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胰酶测定

胰酶的测定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28小时达到高峰,2~5天后恢复正常。血清淀粉酶值高于128Winslow单位(正常值8~16单位)或大于300Somogyi单位(正常值40~80单位)即提示为本病。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24小时升高至1.5康氏单位(正常值0.5~1.0单位)。

2、腹腔穿刺

对有腹膜炎体征而诊断困难者可行腹腔穿刺。重症胰腺炎时穿刺液常呈血性,并发感染时呈脓性。穿刺液的淀粉酶值增高有诊断意义,若明显高于血清淀粉酶水平,表示胰腺炎严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放射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可帮助诊断。B超扫描能发现胰腺水肿和胰周液体的积聚。还可探查胆囊结石,胆管结石。但受局部充气肠袢的遮盖,限制了其应用。

(2)增强CT扫描:是敏感的确认急性胰腺炎的方法。胰腺的改变包括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增大,水肿,坏死液化,胰腺周围组织变模糊,增厚,并可见积液。还可发现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病,如胰腺脓肿,假囊肿或坏死等。增强CT扫描坏死区低密度(正常值小于50Hu)。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3)MRI:可提供与CT相同的诊断信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