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剂的定义和分类是药士考试复习需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一、定义:栓剂亦称坐药或塞药,是由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专供纳入肛门、阴道等腔道的一种固体剂型,其形状与重量因施用于不同的腔道而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时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并易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效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二、分类:
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腔道起局部作用的,如起滑润、收敛、抗菌消炎、杀虫、止痒、局麻等作用,例如甘油栓、蛇黄栓、紫珠草栓及苯佐卡因栓等。另一种是主药由腔道吸收至血液起全身作用,如起镇痛、镇静、兴奋、扩张支气管和血管、抗菌等作用,例如吗啡栓、苯巴比妥钠栓及氨哮素栓等。所以栓剂给药除治疗局部疾病外,也是起全身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按其应用部位可分肛门栓与阴道栓两种,其形状和大小也各不相同。肛门栓的形状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等,此形状的栓剂塞入肛门后,由于括约肌的收缩容易压入直肠内。阴道栓,亦称阴道弹剂,其形状有球形、卵形、鸭嘴形等。其中以鸭嘴形较好,因相同重量的栓剂,鸭嘴形的表面积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