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1.病因及病理

本病发生可能与长期大量吸烟、气候寒冷潮湿、神经内分泌紊乱以及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侵犯下肢的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病变呈阶段性分布。病变早期血管内膜增厚,管腔内血栓形成。晚期血管壁和血管周围广泛纤维化并有侧支循环形成,以代偿供血。患肢的浅静脉也可有相应病变。在动脉完全闭塞后,侧支循环缺乏时,由于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将产生疼痛,组织和肢体营养障碍,甚至造成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病变。

2.临床表现

(1)局部缺血期:病情早期,出现肢端发凉、麻木、酸胀,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跛行。约40%的病人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肢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皮肤温度低于正常,Buerger征阳性,足背静脉充盈时间延长。

(2)营养障碍期:病情发展,出现静息痛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并伴有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皮肤干燥变薄、汗毛脱落和肌肉萎缩等。常有肌肉抽搐,尤以夜间明显。患肢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Buerger征阳性,足背静脉充盈时间进一步延长。

(3)坏疽期:病情晚期,患肢动脉完全闭塞,肢体远端发生坏死。皮肤呈暗红或黑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可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病变继续发展,可出现一个或多个足趾坏疽,继发感染后成为湿性坏疽。

3.辅助检查

多普勒超声、肢体血流图、动脉造影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