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ICU护理 > 正文

ICU深部真菌感染病人监控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4岁~73岁。其原发病为颅脑外伤8例,胃癌4例,坏死性胰腺炎5例,感染性腹膜炎4例,妊娠剧烈呕吐、昏迷及多发性骨髓瘤各1例。取被感染脏器分泌物或排泄物涂片或真菌培养,结果:念珠菌9例,毛霉菌9例,球状酵母菌5例,另1例系白色念珠菌合并毛霉菌感染。感染脏器为:呼吸道及肺脏66.7%,泌尿道20.8%,消化道16.6%,腹腔8.33%,胆道4.17%.

2 讨论

2.1 深部真菌是能侵蚀深部组织以及引起全身感染的真菌,大多数引起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等。此类真菌有些是真正寄生菌,在应用抗生素不当时可致正常菌族紊乱,使寄生真菌过度生长。本组24例病人皆先后使用广谱头孢二、三代抗生素时间7d~90d.另一些感染真菌则为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菌,在留置导管、导线的时间较久的病人中,因环境污染控制不利,尤其医原性交叉感染,使之入侵机体。故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内环境稳定,严格的无菌技术,切断入侵门户是预防真菌感染的前提。对无明显感染灶、血液白细胞计数不高而反复发热、抗生素应用效果不佳者,应高度怀疑真菌感染,及时取其分泌物或排泄物送检。

2.2 常见真菌感染部位及监控:

2.2.1 呼吸道、肺脏是真菌感染发生最多的部位,占66.7%.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上呼吸道过滤功能失去作用,气管支气管的纤毛活动减退或消失,消弱了肺免受感染的保护机制,再加上机械通气、排痰困难及人工吸痰的操作,使感染机会增加。因监护病房集中了全院重危病人,而目前许多监护病房缺乏空气调节和流通装置,每日用0.2%过氧乙酸擦拭房内物品,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空气1次,定期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房间,定期培养,使菌落数<500cfu/m3.每日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因此认真做好气管切开护理是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处每日应用碘酊、酒精消毒后更换敷料,如有污染随时更换,抽吸痰液采用一次性导管,内套管每6h清洗消毒1次。弱酸性环境有助于真菌生长。因此,应经常用pH试纸测试口腔酸碱度,并以5%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每日1次~4次,并注意病人舌面,若有黑色或黑褐色毛,应考虑有霉菌感染的可能。呼吸道被霉菌感染后,痰液呈白色、粘稠成丝状,不易断,护理时湿化液可用蒸馏水,内加α-糜蛋白酶、盐酸溴己新。确有真菌感染时以大扶康50mg溶于湿化液中效果更好,一般3d~5d即可有效控制感染。

2.2.2 泌尿道真菌感染也较常见,且与尿管留置有一定的关系。此类病人因卧床、活动少,尿液中固体有机物易沉淀于膀胱底部,利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本组病人皆留置尿管超过7d,发现尿液中有絮状团块样物漂浮或沉于尿袋,立即送验,结果均为霉菌感染。所以应保证尿液的引流通畅,定时夹管冲洗,女性病人每日以0.01%新洁尔灭冲洗,防止逆行感染。注意观察尿液的性质,检出真菌时,每日以5%碳酸氢钠250ml冲洗两次,以改变尿液的酸性环境。

2.2.3 消化道真菌感染系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表现为腹泻,水样便或粘液样便,呈蛋花样改变,应尽早送大便培养。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可遵医嘱口服制霉菌素,因其在肠道吸收较少,可有效地控制消化道真菌感染。

2.2.4 急性胰腺炎与感染性腹膜炎病人,由于急性期大量炎性渗出、腹腔灌洗可导致大量蛋白丢失,出现营养不良与免疫力低下,故应注意保证营养液的足够补给,保持切口干燥、无菌,严防逆行感染。对行腹膜透析的病人,需注意透析液性质及各个环节的无菌操作,本组1例腹腔真菌感染即为腹膜透析液所致,应引以为戒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